版主
|
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07-8-15 10:13 只看该作者
纺织服装企业:苦炼内功方能破“壁”
“我们正准备和欧洲的客商联系,探讨明年扩大出口的可能性。”日前,福建省泉州腾达英服装服饰有限公司的黄先生踌躇满志地说道。原来,已经执行了两年的《中欧纺织品贸易谅解备忘录》将于2007年年底到期。据悉,日前中欧双方达成共识,欧方将如期实现纺织品双边贸易自由化。同时,出口美国的纺织品配额管理制度也将于2008年底结束。
不过,对于纺织品出口配额时代的即将终结,我国纺织服装业界的许多人士大多表示谨慎乐观。近期,我国调低或取消了包括各种纺织品在内的2800多种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几乎与此同时,以欧盟REACH法案为代表的技术贸易壁垒开始出现。许多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的出口纺织企业还须早早谋划,以应对接下来可能面临的更残酷的挑战。
退税调整让利润缩水
从7月1日开始,我国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整,这是我国今年以来第二次调整出口退税政策,距去年9月那次较大的调整,也还不到1年。根据新的政策,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被取消,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出口退税率被降低,另有10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改为出口免税政策。
在涉及纺织业的产品中,服装、鞋帽和箱包的出口退税率从13%下调至11%,而皮革毛皮制品和粘胶纤维则降至5%。而据业内人士估算,此次调整后行业利润将缩水10%左右。据有关部门测算,按今年1月~5月福建省纺织服装企业出口退税情况看,出口退税率下调2个百分点后,下半年福建省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每月利润将缩水702万美元。
“此次政策调整,对于经济高度外向化、服装鞋帽等传统产业发达的福建来说,影响面特别大。”福建省企业策划中心主任陈清福说。
陈清福介绍,以服装鞋帽生产为主的福建传统产业竞争力不强,以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在以往主要靠低成本和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扶持来“吃饭”,其实际利润已降至一个很低的水平。
泉州市兴宏服装服饰有限公司老板郑清泉心里有本明白账。他介绍说,现在自己企业生产的中低档出口服装,毛利率只有13%左右,净利率只有4%~5%。“此次服装的退税率从原来的13%下调至11%,虽然只有两个百分点的变化,但给企业带来的冲击却不小,大概要影响企业对外出口1/6的利润”。
因为这次退税调整,福州长乐某纺织企业负责人赵先生失去了一张50万美元的订单。“没办法,我每件衬衫原本的利润空间就只有5%左右,而且这还是靠退税才能拿到的。现在退税降低了,我就算接了单,也无钱可赚。如果算上人民币升值的因素,可能还要赔本。”赵先生告诉记者,就在他和外商进行提价谈判时,当地另一家纺织企业却将单子“抢”走了。
“他给的价格比我低。”赵先生苦笑着说。不过在他看来,这位半路上杀出来的“程咬金”虽然抢到了订单,但是并不见得有多少利润可挣。“做这种纺织品出口,成本多少,业内人都能推算出来。”
像这样的低价竞争,让赵先生感到十分苦恼,却又无可奈何。由于目前我国纺织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居于中低端,企业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其在国际市场上议价能力一直没有提高。更严重的是,由于成本透明化,而产品缺乏附加值,同业之间的竞争往往陷入无序的价格战,结果导致两败俱伤的事情也不在少数。这轮退税调整之后,不少企业由于不能及时抢关出口,面临直接亏损。随后在接新订单时,企业又迫于竞争压力,不敢贸然提价,或者提价幅度较小,无法清除利润空间受挤压的损失,最终导致无利可图,甚至亏损。
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服装企业中,在纺织行业链条中的其他上下游企业中也得到印证。厦门市某印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平告诉记者,退税每下调1个百分点,出口1米布的利润就减少1毛钱。此次纺织粘胶纤维强力纱品出口退税率降到5%,以去年公司出口额2000多万美元来计算,公司今年将减少几十万元的利润。
配额限制未去
在纺织品和服装出口退税率再次下调后,为了应对出口退税调整带来的利润下滑,我国的很多出口纺织企业选择了提价。但是,目前欧美国家对我国纺织品出口配额设限,使出口纺织企业的这一做法很难推广。
“因为如果中国企业拿不到足够的配额,欧美客商通常就会把订单转移到东南亚国家,中国企业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生意溜走。”泉州腾达英服饰公司的黄先生说。他期盼着纺织品出口配额管理时代能尽快结束。
但是,纺织品出口配额限制真的取消了,我国的出口纺织企业就一定会迎来春天吗?“配额限制取消,希望别再出现2005年‘一窝蜂’出口的现象。”福建财茂纺织进出口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认为,配额时代的终结,意味着今后欧美市场更开放了,她担心配额全面放开后,国内企业扎堆出口欧美,大打价格战。
除了对“一窝蜂”现象有所担忧,一些专家还担心,配额放开后,中欧纺织品贸易依旧会受WTO“16号条款”的限制。该条款是特定产品过渡性保障条款,一旦WTO成员国认为原产于中国的产品出口给其国内市场造成扰乱,就可提请采取特保措施进行限制。该条款同样适用于纺织品和服装,2012年到期。就在今年4月4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宣布,对2007年1月1日刚刚解除配额限制的三种中国纺织品(棉制裤子、棉制针织衬衫和棉制及化纤内衣)启动特别限制措施调查。
福建省服饰服装协会产业部主任茅先生也表示,配额限制即便取消了,由于目前中欧纺织品服装出口还没有新的管理办法出台,企业难以作出走势判断。他认为,由于行业进入门槛较低,国内的纺织服装企业数量巨大、规模不一,面对即将到来的配额限制取消,实现行业出口有序增加是摆在全行业面前的大难题。同时,欧美国家也不可能完全开放其国内市场。因此,配额时代的过去,是福是祸还不得而知。
“绿色壁垒”将来
而随着欧盟REACH法规的正式实施,一些出口纺织企业将迎来不折不扣的“严冬”时期。据了解,REACH法规主要针对3万多种化学品及其下游的纺织、轻工、制药等产品的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这项中译名为《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规》的法规已经于2007年6月1日生效,并将于2008年6月1日正式实施。
按照这项被称为“中国加入WTO以来面临的最大绿色壁垒”的规定,制造商和进口商必须向欧盟化学品管理局提交注册信息,否则相关产品将不得在欧盟市场销售和使用。而一种化学物质的注册、评估费用约8.5万欧元,个别物质甚至需要57.5万欧元,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这使企业运营成本大幅增加。有业内人士分析,REACH法规的实施将使相关行业的出口企业生产成本上涨5%~30%左右,仅福建省就将有70%的服装鞋帽企业受到冲击。
相关专家认为,长期以来,福建省很多从事服装、鞋帽等传统产业的企业,停留于生产要素低价供给基础上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热衷于低端产能的扩张,以至于很多企业对研发投入、节能环保、企业上市、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开拓国内市场、构建国际国内营销渠道等方面不甚积极。这种单纯的产能扩张制造了大量低附加值的商品,当然会在国外的环保技术壁垒面前碰得浑身是伤,也自然难以打开国外高端市场。
福州海关有关人士认为,随着中欧、中美纺织品协议2007年和2008年的相继到期,我国纺织品贸易将面临新的挑战,反倾销、反补贴、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贸易摩擦发生的可能性必定增加,涉及产品的范围也将扩大。尤其是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使中国纺织服装等行业的企业在应诉反倾销指控时长期处于不利地位。
克服内忧外患,苦炼内功是关键
“只要竞争力够强,企业就不用担心被外界因素拖着跑。”近年来,国内服装纺织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无论是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还是国外各种贸易限制措施层出不穷,以及劳工荒的出现,都让很多企业觉得力不从心。据业内人士估计,部分出口额在100万美元到1000万美元的企业正面临出局的危险。
蔡著龙的经验是尽量争取主动,REACH法案通过的消息刚见诸报端,他就专门成立了一个评估小组;对配额带来的不利影响,他采取分散产地和市场的方式以应对;周边的朋友为出口退税等外部政策变动而大喊生意难做之时,蔡著龙就在吉尔吉斯设厂,生产的产品在当地供不应求。眼下他正忙着在越南设立工厂,以满足欧美市场的需求。“相比来说,我们国内的产品比东南亚企业的产品在出口价格上还是有很大优势的。”
泉州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涌波则认为,面对企业生存环境的巨变,服装纺织行业要适应变化,逐渐形成一定的分工合作,鼓励中小企业为大企业做配套服务,打通上下游产业协作链,把资源集中到优势企业身上,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下,中小企业为大企业专业代工是一大发展方向。据业内估算,现在代工企业的利润率一般在5%~7%。
同时,大企业要利用国家扶持政策,努力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加速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走出目前大小企业扎堆混战的乱局。据他介绍,现在政府出台了很多措施对大企业的发展给予扶持,如凤竹纺织建立了国家级研发中心就得到100万元的财政奖励,而成立省级研发中心的泉州企业也将得到50万元的奖励。同时,政府也鼓励企业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设立,浔兴集团就是其中一家成功将企业标准上升为全国行业标准的企业。
业内专家认为,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生存环境变化巨大,以往单纯依靠价格优势而粗放扩张出口的发展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即便配额限制终被取消,别的贸易限制措施也会取而代之。纺织出口企业应当早做谋划,从提高自身产品的附加值入手,实现环保等各方面和国际标准并轨,为技术壁垒时代的到来提前做好准备。“只有这样,出口企业的前途才能牢牢地攥在自己的手心里。”吕涌波说。
www.ctaxnews.com.cn 2007.08.13 陈荣富,张伟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