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税务 各地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2015-08-05 来源:中国税务报-中国税网
纳税人不用“多头跑”
纳税服务规范和征管规范实现了税务工作“前台”与“后台”的有机结合,避免服务管理“顾此失彼”。
纳税服务与征管规范内容一致、全面衔接,191个专门税收业务事项完全对应,1942个纳税人报送资料全覆盖,全部事项办结时限完全一致;两个规范事项编号一一对应,对接前后台业务;都以“服务税户”为向导,统一了办税事项实体性和程序性要求,前后台业务一条龙贯通、全闭环衔接。纳税服务规范针对前台业务,坚持“前台放开”,征管规范侧重“事中事后监管”,两个规范保证了前后台衔接,体现了“放管结合”的工作思路。
今年4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亲临福建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综合服务大厅考察时,中海集运厦门公司的张燕妮向总理道出了对“国地税联合办税”的亲身感受:“以前,来综合服务大厅找国地税办事要各取一次号;现在只要取一个号,由一个窗口受理,方便多了。”
国地税合作,实现了双方工作上的有机衔接,让纳税人不用“多头跑”。
以北京市为例,从今年1月1日起,北京市国税局、地税局开展“一税两费”代征工作。纳税人在国税网上申报系统申报增值税、消费税成功后,在增设的“代征税费”模块中可同时填报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申报表,系统自动计算应缴纳的“一税两费”,纳税人进入地税系统进行缴款即可。目前,北京市国税局已为70万户次纳税人代征了“一税两费”,共计73.99亿元。
办税有本“明白账”
纳税服务规范和征管规范通过清单式列举、标准化描述等“深耕细作”,让涉税业务有本“明白账”,让办税流程有张“线路图”,让办税资料有个“清白底”。
针对办税事项不清的问题,纳税服务规范明确服务事项236个、服务规范1372条,征管规范涵盖税收征管11大类152小类612个具体事项和1087张表证单书。两个规范涵盖税务登记、认定管理、申报纳税、税收优惠、税额确认、税款追征、税务检查、违法处置、争议处理、凭证管理、信息披露等税收服务管理的全程。
针对业务流程不清楚的问题,两个规范应用流程图展示具体业务,体现业务逻辑,表现了完整的处理过程。
针对办税资料问题,两个规范描述了办理该项具体税收业务时,需要提供或报送的资料,对于多种情形下需要报送不同资料的,注明具体的报送条件,并大幅减少了表证单书等资料。
以办理个体经营税务登记为例,其流程为:带上资料(工商营业执照或其他核准执业证件及复印件、业主居民身份证护照或其他合法证件及复印件)到办税服务厅→填写《税务登记表(适用个体经营)》→将资料和表交给窗口人员,符合条件的当场就能拿证;如果核对资料发现不足,一次性提示应补资料或不予以受理的原因,尽可能让纳税人少跑路。
“弹簧秤”变成了“刻度尺”
纳税服务规范和征管规范的建立,统一了不同地域、不同操作人员的征管服务事项,减少了管理执法上的“弹性”,为行政处罚定了“刻度”。
税收征管规范全面梳理了所有征管具体业务事项,详细规定了每一个业务事项的流程、环节、操作,并明确了税收管理行政行为标准,压缩自由裁量的空间,限定税收行政行为的随意性。
湖北省国税局修订完善了《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和裁量基准,逐项划分违法情节和违法程度7大类62个小项常见税务行政处罚事项的处罚基准。
湖南省长沙市国税局在60多个专业市场试行“民主评税、阳光征管”,协调街道办事处等机构分户派发选票,选举行业协会和个体纳税户代表组成评税委员会,并设立评税监察督导组、执法检查组监督,综合行业、门面、位置等因素逐户形成定税建议,如有异议重新调查核实评定。
税务案件办理结果,往往影响到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如果在办案中“厚此薄彼”,将会削弱纳税人的“法治信仰”。河南省国税局、地税局借鉴法院审判经验,统一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实现“同案同罚”。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国税局约束和规范行政裁量权,实现“同案同办”,对事实、性质、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基本相同的税收违法行为,给予基本相同的处理,让纳税人从每一个涉税个案中感受到公平公正。
既是“紧箍咒”也是“护身符”
征管规范将事项细化后,事项流程、需要资料、办结时限等一目了然,尤其是对风险点的提醒,避免了税务人员犯错。
纳税服务和征管没有统一标准之前,税务人员面临着一定的执法风险和服务中的尴尬,两个规范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以前,有的税管员办理税务登记注销图省事,自作主张“代替”纳税人完成注销前的清算申报等事项,淡化了税务管理,存在极大的法律风险。纳税服务规范和征管规范进一步厘清了税务机关和纳税人的法律责任,让“越俎代庖”的行为绝迹,税务人员的从业风险大大降低。
以办理个体经营税务登记为例,征管规范要求,接到纳税人申请后,按提供的资料确定是否受理,如果受理就按流程内部流转,发放税务登记证给纳税人,然后在计算机操作系统补充信息采集并存档;不受理需要告诉对方需补正资料或不予受理的原因。如果有纳税人提出异议,翻开这本“工作手册”,一切迎刃而解。
出口退税有了“加速度”
“出口退(免)税管理工作规范实施后,审批流程简化了,退税速度加快了,企业的资金压力缓解了。”浙江省杭州市轻工工艺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的会计小王说。
自今年2月1日起,国家税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出口退税管理规范。各地下放出口退税审批权限,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审批权限下放到县(区)国税局,外贸企业退税审批权限下放至符合审批外贸企业退税条件的县(区)国税局。承接出口退税审批权限的县(区)国税局,严格按流程和时限进行审核审批,加快退税进度,支持外贸出口。
规范的落地实现了退税提速,同时实现了对出口企业的分类管理。目前,一类企业的出口退税手续由此前的最长20个工作日缩短为2个工作日。
“实施分类管理后,改变了以前管理中一人生病、大家吃药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我们公司出口退税的进度,有效缓解了公司资金压力。”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某服装生产企业会计欣喜地说。
上海市诺爱压缩机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李萍表示,现在,办税流程更加优化,减少了不必要的纸质材料报送,办理退税更快、更便捷,大大提升了企业资金利用率。
得益于税务部门出口退税大提速,湖北省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节省资金和利息占用5000多万元,这些真金白银实实在在揣进了企业的“腰包”,为企业扩大出口注入了强劲动力。
国地税同唱“一首歌”
去年下半年以来,全国税务系统按照国务院“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的要求,优化和整合办税服务资源,给纳税人带来最直观的办税新体验。
陕西省国地税每月开展一次涉税数据信息交换工作,共交换信息6953万条(次),清查漏征漏管户14万户,征收入库地方税收2.46亿元。
国税局与地税局对上级交办、涉税检举以及双方管辖的重大涉税违法案件,联合开展评估检查。标准化的税收征管与稽查,就是要在事实、情节、性质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基本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执行相同的处罚标准,减少处罚弹性,维护税收领域的公平正义,提高税收管理效率。
合作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和区域税收专项整治,告别了“各查各的案、各补各的税”的历史,国地税发挥优势,协调运作、取长补短,合作空间的拓展,既降低了成本又规范了执法。
以安徽省国税局、地税局为例,双方通过比对筛选,查找出未登记户5.63万户,状态不一致户2.71万户,企业所得税税种鉴定缺失登记户7.47万户。今年第一季度,通过开展比对核查,国税系统新增税务登记户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1%,新增所得税税种登记户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0.6%。
山东省国税局、地税局打通金税三期系统壁垒,国地税人员可以互相查询系统内信息。
不久前,青海省国地税联合开展税收分析后,向省政府领导提交了一份钾肥行业发展建议书,程丽华副省长批示道:“税务局的分析很清楚,政策建议对政府决策很有帮助。”
本版稿件由姜传武、许文博、张鲲翼、郑国勇、贺艳、马泽方采写。
(责任编辑: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