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中国股市,解放思想需要进行独立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ywb
时间:
2008-4-2 13:31
标题:
中国股市,解放思想需要进行独立思考
人民网经济频道
3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综指失守3500点。至此,上证综指3月20.14%的跌幅也创下了1995年以来的最高纪录;沪深300指数的18.91%也创下了自2005年以来的月跌幅之最。中国股市历史不长,资本市场建设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越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越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有所作为。温家宝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表示,“要使每个人,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得到解放,也就是说要有独立思考、批判思维和创造能力。”话语权和定价权被国际投行和利益相关者控制,这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的通病,而且极其危险。如何做到“完善配套政策,维护市场稳定,保护投资利益,巩固经济成果”,让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确实需要政府监管部门、专家学者以及所有市场参与者认真地进行思考。
股市暴跌 受伤的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
2008年3月27日,沪综指跌破3500点大关,最低见3407点,距离去年“5·30”调整行情的低点仅是一步之遥,市场信心濒于溃散。一年的牛市成果付之东流。回头看时,2007年中国股市的红火场面似乎已成了一场梦。尽管经历了“5·30”的挫折,但是2007年沪深股市在经过短暂整理后依然蓬勃向上,沪指刷新了中国股市诞生以来的最高点位,一举冲上6124点。蓬勃的股市所营造出的财富效应点燃了众多中国人投资激情,带动了基金行业和银行保险理财的火爆。然而,仅仅过了几个月的时间,中国股市在进入2008年后却上演了一场同样惊心动魄的大幅下跌行情,远超过美国股市的惨烈行情,从1月21日到3月27日,短短两个月,上证指数已从5000多点跌到了3400点,跌幅超过了30%。数以万亿计的财富从股市消失,大量的散户投资人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从股改之后投资者经过近2年时间积累起来的对股市的信心丧失殆尽。
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是支撑市场运行的重要支柱,一个让投资者失去信心的市场是注定对失去支撑。中国平安“天量”再融资计划的出炉、浦发银行等的再融资跟风之举,“大小非”的集中上市流通,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前景不明,大盘蓝筹股的业绩落差,包括QDII在内的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的“零收益”或“负收益”,以及上市公司不能令人信服的高管薪酬激励,所有这一切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使股民对股市的未来无法保持信心,而机构的抛售又进一步加剧了股指的下行压力和市场的恐慌气氛。尽管管理层从2月以来批准发行了近20多只基金,但是脆弱的市场并没有因此而恢复活力。
有媒体指出,中国宏观经济需要一个稳定的资本市场,以为对中国经济进行紧缩、对股市进行打压就能让中国经济摆脱通胀压力顺利转轨的看法是大错。相反,中国经济需要一个高效配置的资本市场,帮助实体经济顺利度过目前的转型阵痛期。我国的需求拉动型与输入型通胀不是国内紧缩货币能够解决的,而必须通过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体系解决结构性难题。抱着国外的理论食洋不化用于当下的中国,将使中国经济付出无法承受的转型代价。目前,企业面临沉重的融资、税收等方面的压力,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体现在具体的数据中,3月27日当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大幅下滑,引发了市场对于出现滞胀的忧虑。我国的工业企业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如今低效的资源配置无疑是雪上加霜,通胀未除,滞胀阴影出现,难道我们要以实体经济的大幅下滑,要以制造业效率的普遍降低,要以大批人员的失业,来作为降低通胀的代价吗?
据报道,知情人士证实,今年1~2月外汇储备增长分别达616亿美元和573亿美元。前两个月外汇储备增量超过1100亿美元,高于2007年全年外汇储备增量的1/4,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达60%和9%,其中1月外储增量系迄今为止的最高纪录。而同期我国的外贸顺差却小于去年。由此可见相当一部分外资属于国际游资,企图借人民币升值的机会,到中国牟取暴利。在中国明确表示2008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外资却大量涌入,不但加重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金融风险。
【相关新闻】国际金融报:A股一只脚已跨入熊市? 上证报:叫停再融资!降低印花税!限制减持! 大小非冲动: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减持
疯狂的巨额融资 中国平安要干什么? 37.63% 上证综指创15年来季度最大跌幅 收评:4月1日沪指挫143点逼近3300点关口
海外做空 为中国股市设计的远程遥控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次沪深股市非理性暴跌的成因甚为复杂,一方面,美国次贷危机没完没了的灾情让几乎所有的盲目抄底者尤其是缺乏国际投资经验的中国投资者成为前赴后继的套牢者,另一方面,实际上已成全球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股票却被那些国际资本持续唱空,又为国际资本提供最佳的抄底机会。这两者一而二,二而一,不啻一个相辅相成的圈套。在此美国次贷危机不断触发更新、更大的“地雷”的时间关口,全球的热钱已经把目光比以往更多地转向了经济形势相对稳定向上的中国。沪深股市虽然目前尚不存在与美国股市的联动机制,但是,在美元的暴跌逼人民币升值和美联储的减息挑战中国央行加息的背景下,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股票却在被那些国际资本持续唱空,所有这些,值得我们深思。
与华尔街素来不联不动的沪深股市,因为A、H股的关系跟香港股市有所联动,而香港股市向来是看华尔街脸色行事的,于是沪深股市也就变得跟华尔街似乎有联有动起来。现在看来,这正是华尔街国际资本大佬做空香港股市的动机所在。在去年香港股市的历史性上升行情中大捞了一把的国际资本反手做空,三波次贷冲击波,香港股市非但一波也没逃过,一波比一波跌得更凶,而且比美国股市跌得还猛。恒指自去年10月底近32000点高位回落以来,至今累积跌幅逾33%,其间国企指数跌幅更达46%,而美国道指同期累计跌幅不足15%。“醉翁之意不在酒”。做空港股所针对的与其说是港股H股,不如说是沪深A股。在新加坡和我国香港上市的中国股指期货被当成了做空A股的工具,香港股市的中资股尤其是含A股的H股更是成了重点打劫对象。
热钱涌入中国,已经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那些以套取高额利润回报为目的的国际短期资本,按照去年的统计口径测算大约有250亿美元,相当于当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527亿美元的50%。加上冲销外逃资金等那些隐含的“热钱”,有人估计实际的热钱规模可能在350亿至400亿美元之间。不过,所有这些统计加估计显然都不能对那些通过各种渠道暗中潜入中国股市、楼市的热钱即俗称所谓“过江龙”做出合理的解释,其规模有人说是1000亿,有人则认为起码有3000亿。如果这一切并非虚构,那么,这些热钱在2007年赚够了大热大牛的中国股票之后的套现沽压,就是沪深股市2008年年初以来的暴跌动力,起码也是最大的杀手之一。然而,更让人担忧的是,当暴跌跌出了A股的底部的时候,对于被跌出去的本土投资者来说,是“财产性收入”打了对折,而对于“一个钱变成了两个钱”的热钱来说,则不仅有了更多的抄底本钱,而且现在可以抄到更便宜的底。这已经不是一个算术游戏,而是几何游戏。
【相关新闻】国际热钱在中国:不在同一级别上的博弈 A股跌幅缘何远超美股 2月以来新批基金已达到18只 逼近去年全年一半
放任股市 警惕暴跌酿造“廉价中国”
股市是一个资本参与游戏,投资和投机并存。从这一角度说,股价一定存在虚高,或者说刨沫是很自然的事。目前有一种说法,认为去年中国股市的火爆是股市泡沫的表现,应该“挤掉”刨沫,让股市降温。主张挤泡沫的人士动辄以日本停滞的十年说事儿,但那个时候,日本已经有了世界一流的制造企业,日元已经成为国际货币,正因为有这些基础,日本才能够抵御货币战争的袭击。
市场非理性狂泄的另一重大危险,是使中国经济最具价值部分的定价权完全被外资所掌握。本轮下跌,权重股成为重灾区,3月26日,太保破发,3月27日,中国石油、中国太保、民生银行等均跌逾5%,宝钢股份因业绩下降盘中更一度跌停;同时,中国神华、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煤能源等权重股均迭创上市以来的新低,而中海集运、中煤能源则成为继中国太保之后的“破发股”,权重股盘中逼近跌停,并带动个股全线普跌。大盘蓝筹股是什么?是中国经济的神经中枢,是政府集所有的优势资源捧出的中国价格,如今,中国价格被打得落花流水,这哪里是与H股接轨,明明把中国垄断资源的定价权拱手交给美元投资者,让海外资金低价来接中国资源的盘。这些大盘蓝筹股的下挫,对内地投资者而言,是不堪回首的价值欺骗之旅,既非价值投资的标志,也无法成为股市的定海神针,而是成为吸纳中小股民的工具,成为刺破普通投资者财富的工具。对于海外投资者而言,这些大盘蓝筹股则成为炒手的调控中国市场的工具,成为赚取中国红利的捷运线,也成为掌握中国日后经济咽喉的要道。大盘蓝筹股沦落至此,绝不仅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危机,而是中国经济的危机。
类似的例子很多。远的有亚洲金融危机殷鉴不远,近的仅以中国大豆的遭遇来对比一下中国股市:作为最古老的大豆原产地国家之一,1995年前,中国还是大豆净出口国。2000年,中国大豆进口量首次突破1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到2006年,我国大豆净进口2800万吨,是国内产量的1.77倍,进口依存度高达64%。2007年中国净进口更是超过3000万吨。
本来是优质大豆代表的中国大豆,在我国开放大豆市场后,突然遭到诸多贬抑。含油量低,水分高,杂质含量高,甚至有人夸张说,“中国大豆一半都是沙子”。各种以科学面目出现的研究报告,急着给中国的非转基因大豆盖上“劣质”的标签。同时,以转基因品种为主的进口大豆,则洪水般涌进中国市场。许多业内人士还对2004年中国大豆企业赴美采购大豆的惨痛教训记忆犹新。当时,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获知“中国大豆采购团”来了,大豆期货价格剧烈攀升,达到每吨4300元人民币。而当中国企业“满载而归”,不到一个月,豆价大跌50%!
那一役,大多数中国本土大豆压榨企业陷入巨额亏损。他们知道被“暗算”了,但没有证据。随后,跨国粮商“雪中送炭”,展开大规模并购,本土榨油企业全面溃败。数据显示,至今中国70%油脂加工厂是外资或合资企业,80%大豆压榨能力为跨国粮食企业控制。
对外经贸大教授夏友富表示:“这都快成国际笑话了,没有定价权,人家在期货市场上只用一两个回合,就让你的企业全完蛋!”“中国老百姓正在为跨国垄断资本利益埋单。”夏友富研究发现,事实上穷人多付出的每一分钱,都变成了跨国粮食企业和国际投机资本口袋里的利润。夏友富提出疑问:“这种悲剧是否还会重演?”恐怕没有人能给出回答。
中国大豆业在全面开放的幌子下,在一些学说理论的迷惑下,最终全面溃败,教训可谓惨痛,而这还不是唯一的失败和教训。比如,有人鼓吹中国不需要过多考虑粮食安全,这其实是一种毋须辩驳的浅薄言论。对於有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来说,一旦粮食安全出现问题,后果将难以承受。世界大国无不重视粮食安全,中国难道是个例外?现在粮食价格上涨,就已对中国形成巨大的挑战,而粮价上涨的受益者只有国际投机者和最大粮食出口国美国。又比如,有人鼓吹中国金融需要全面开放,不需要担心外国金融机构控盘中国,而事实上,当中国金融机构想进军美国的时候,才发现它们并不像自己宣扬的那样开放。
多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倡导解放思想,各种主张和言论如潮涌般出现,这对于现代国家来说,实属正常现象,言论自由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任何人都有法律保护下的言论自由。对於政府决策来说,也须听取多方意见,避免闭门造车。但重要的是,政府决策要独立,要避免受一些别有用心或者是无知言论的影响。别有用心的言论是利益集团收买的言论,无知的言论是脱离中国国情的言论,二者都会导致难以收拾的残局。
中国大豆如此,中国股市能否幸免?
【相关新闻】谁在暗算中国大豆 A股市场怎么了 “不救市”并非市场经济常识
完善配套政策,维护市场稳定,保护投资利益,巩固经济成果
针对当前的证券市场,很多专家学者提出应该由政府出台政策措施进行“救市”,也有人认为,当前的市场低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股市制度在设计和建立是不够完善造成的,所以政府“出手”不是“救市”,是在纠正错误。
《人民日报: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关于政策的效果,历史经验表明,股市涨跌受宏观经济环境、上市公司利润增速等多种因素影响,印花税调整很难改变股市本身的趋势。如1998年6月、2001年11月及2005年1月的三次下调印花税,股市在短暂上涨后,很快都重回下跌趋势。
人民日报3月26日刊登吕鸿文章,文中写道,金融动荡不是空穴来风。决定宏观经济基本面走好走坏因素的背后必然有更深层次的政治因素。有专家认为,美元疲软使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金融体系再次面临自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只是大家都在一条船上,美元金融体系突然崩溃对大家均没有好处,因此必须维持该体系,使之“软着陆”。可以说,全球股市动荡还远远没有走到头。而对于新兴发展中国家来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内生性经济动力,重点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本国股市、房市稳步发展,同时规避风险,到欧美投资要慎之又慎,避免掉进西方的金融“陷阱”。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表示,政府要“救市”,比如说印花税的问题,就是说政府还是要“救市”,他认为当前最有利的措施是降印花税,为什么?去年“5·30”是提高印花税把市场打下去了,这是最直接的,降低印花税,或者单边征收,把这个事先做出来,让大家一看政府还真是做这个事,然后我们再采取其他的措施。股市不能让它再跌下去了,为中国资本市场负责,为投资者负责。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目前政策向市场传递的信号存在一定程度失衡,因此要控制投资者恐慌情绪的蔓延,就应该对失衡了的政策信号做出调整和修正。从稳定市场的角度来讲,政策层可以从三方面入手考虑:一是进行印花税改革,降低股市的交易成本;二是平衡供需关系,减缓供应的增长;三是在一定的情况下允许上市公司回购股票。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认为,股市并不是点位越低越成熟、越理性。目前A股市场已具备估值合理性,但投资者参与股市投资的热情仍然很低落,因此应当在政策层面给予投资者一个积极的引导信号。
网友:既然有专家说政府不应该干预股市经济,那为什么去年5.30却出台印花税干预。那时干预了为什么现在不干预了?
网友:如果去年增加印花税的理由正确而且继续存在,那就用不着你再来找其他不降低的理由!如果去年增加印花税的理由不正确(事实证明是这样的)或者已经不存在,那你再找多少个不降低的理由也是说不过去的!现在的问题是:有关部门有没有勇气承认并改正错误!
【相关新闻】下调印花税无关救市关乎公平 股市逻辑:先要有人投资才能有人融资 叶檀:别把股市当降温工具 救市就是救中国经济
美联储三出非常规手段 美政府救市路线图渐清晰 各方出手频频救市 美联储六次降息之后 五大央行救市 美联储将注入市场2000亿美元
来源:人民网经济频道 (责任编辑:李天行)
作者:
ywb
时间:
2008-4-2 13:40
权威媒体谈股市:市场信心亟待重建
2008年04月02日 09:06:40 来源:新华网
国务院公布今年工作要点 将促进股市健康发展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国务院2008年工作要点》,提出宏观调控,农业基础建设,经济结构调整等十个方面的工作要点,并指明具体负责落实的部门。《工作要点》要求各部门、各单位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十分关切的问题。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着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建立创业板市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
————————————————————————————————————
新华社:沪指创16年来季度最大跌幅 市场底部究竟在哪里?
中国股市以大幅下挫结束了2008年第一个季度的行情。34%,这个数据让沪指创下了自1992年以来季度跌幅之最。经历了深度调整的中国股市市场底部究竟在哪里?
当前,市场各方对股市持续下跌的原因分析集中在美国次贷危机、上市公司再融资、大小非解禁以及对宏观经济的担忧等。广发基金投资部总经理易阳方认为,大盘下跌的真接原因是对于再融资和大小非解禁的恐惧。
华生认为,如果没有利好政策,市场依靠自身力量会调整至一个合理的估值水平。如果有利好政策出台,则可能会使跌势趋缓,或者通过改变供求关系而抬高市场“底部”。他强调,股市最终要看宏观经济基本面。虽然今年中国经济面临很多困难,但是向好的基础没有变。
新华网调查:近9成网民认为管理层应尽快出台救市措施
针对股市近期剧烈调整,本网金融频道特推出调查,“股市持续大幅下跌,管理层是否应该救市?”。截至3月31日10时整,共有5万多名网民参与此调查,其中,89%的网民认为,此轮股市大跌不正常,87.6%的网民建议管理层立刻采取相关措施救市,并恢复投资者信心。 [进入调查]
————————————————————————————————————
人民日报: 印花税调整何去何从
印花税已成当前股市最大焦点话题。资料图片
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历次调整,都会带来股市的剧烈波动,因此也往往颇多争议。有观点认为,这种争议的背后,是我国税收立法进程的滞后,目前我国证券交易印花税的课征依据还是1988年颁布的《印花税暂行条例》。因此,应当加快包括印花税在内的资本市场各税种立法工作,证券交易印花税征多少、如何征、如何调整,都应当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以保证征收的公开、公正与透明。
————————————————————————————————————
中国证券报:中国股市基本面向好 市场信心亟待重建
我国股市非理性下跌特征明显,在美国股市因为次贷危机而下跌不到20%的情况下,上证综合指数跌幅竟超过了40%!在宏观基本面向好、上市公司利润有望保持较快增长的情况下,大盘因为事后很快就被澄清的谣言竟然多次轻松连下数关。这一现象表面上看是由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造成的,但背后却映射出制度建设方面的缺陷,因而需要我们完善相关机制,重建市场信心。
————————————————————————————————————
上海证券报:挽回市场信心的关键在哪里? 再谈怎看当前股市
从了解的信息看,市场投资人信心的丧失主要是出于对以下三个问题的担心:一是对宏观调控的担心;二是担心大小非减持,新增入市资金速度跟不上股票筹码增加的速度;三是担心由于股东利益不一致,大股东仍会存在侵犯小股东利益的行为。正是出于这三个担心,投资人在看不到管理层给予明确预期的时候,就会产生杀跌冲动,从而出现“不出利好就是利空”的非理性连续杀跌行为。
上海证券报:如何看待当前的A股市场
A股连续大跌,使得市场投资人心态极其不稳定,当前的A股市场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估值水平?经过股改后的A股市场到底又有哪些变化?大小非真的像市场想象的那样会任意减持吗?随着上市公司2007年度年报的陆续公布,以及跟踪两年来大小非的减持情况,可以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3月31日,股民在重庆一家证券营业部关注股市行情。当日,沪深股市再度受到重挫,在中石油等权重股及有色金属等板块的拖累下,上证综指大跌3%。与此同时,两市成交量萎缩至1000亿元左右。 新华社记者 周衡义 摄
CCTV:解决乱局需要有大智慧
在两周前,经济半小时栏目曾表示A股已走到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现在我们感到忧虑的是,一方面内幕交易、违规操作的丑闻不断出现,另一方面,市场在忧虑中谣言四起,人心不安。解决乱局需要有大智慧,而大智慧则只能来自于坚持三公、谋利为民的执政理念。证券监管部门的使命是保护投资者,维护市场的公平、秩序、高效,促进市场的资本积累。当越来越多的民众,他们出于对未来生活保障的原因、对家庭理财的需求,而第一次投资证券市场的时候,我们的监督保护使命比任何时候都重大,也必须去完成。
————————————————————————————————————
证券时报:下调印花税不只是救市而是纠错
我们不妨再回顾一下“半夜鸡叫”的经历:去年5月中旬,关于上调印花税的传闻在民间盛行,针对传闻,财政部和税务总局业务部门的两位官员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说“从未听说这件事”,然而,仅仅几天后的深夜,财政部就突然正式宣布了上调印花税的消息,“5.30”暴跌上演,在其后长时间里,这一直成为股民质疑和批评的热点。国新办副主任王国庆对此曾表示:“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个就是没有‘预’,它事先没有预案,所以出现这个问题时,没有任何一位新闻发言人出来说话。”
正如网友们所说的,“降印花税不只是救市,而是纠错,下调印花税只是还市场予公正的一项利民政策”。程序的公平和交易的公平,难道不是我们这个尚在蹒跚学步的资本市场必须努力迎头赶上的关键问题吗?
————————————————————————————————————
金融时报:谁在恐吓中国股市
“16元的中石油还是有点贵”,“3500点依旧不是一个很低的点位。A股很明显是熊市了,所谓的奥运行情至多就是反弹出局的机会。”这是某些分析师对目前中国股市的诊断。
从6124点一路狂泻,在股指快被腰斩,市场情绪极度恐慌和信心濒临崩溃之际,“御用”分析师们此时再施放这些雪上加霜、残酷打击投资者信心的话,要说不是别有用心,实在找不出其他理由。
===本网3月20日特别报道===
多家权威媒体谈股市:既需理性更需呵护
编者按:从去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见顶6124.04点以来,股市已调整5个多月,幅度则已超过40%。如此长时间、大幅度的调整,让很多投资者都产生疑问,持续两年的牛市是否已经结束?
中国资本市场执着地成长和壮大,这或许不需要太多的论证。但股市的涨落常常会纠结人们继续向前的信心,近期中国股市的大跌就是如此。近日来,《人民日报》、《中国证券报》、《金融时报》等多家权威媒体陆续发表文章分析当前股市,供投资者参考! [详细]
中国证券报:股市暴涨暴跌 温家宝:“政府密切关注!”
人民日报文章:不能轻言熊市到来
金融时报:下调印花税有利于金融改革和稳定
CCTV 经济半小时:股市既需理性更需呵护
欢迎光临 丹阳市鑫桥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http://bbs.xqtax.com.cn/)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