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福利树"上的瘤:福利企业竟成避税的重要手段
[打印本页]
作者:
ywb
时间:
2006-9-8 11:40
标题:
"福利树"上的瘤:福利企业竟成避税的重要手段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柯志雄 发文日期: 2006-09-08
在常人的不假思索中,福利企业的员工应当只能承担轻量级的劳动,因而福利企业的产业分布应该比较狭窄,但这个不假思索的考虑与事实相差太远。事实上,福利企业几乎密布在你能想象的一切产业——
“工资按期发放,只需在公司电话通知上班时‘现身’”——这是一份看上去无比优越的劳动合同。
享受这样“幸福生活”的王明文和他的4个同伴是残疾人,去年与湖北一家生产熟食的商贸公司签订了三年劳动合同。
支持他们的雇主签下合同的原因很简单——在1994年国家出台的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福利企业可以享受免交营业税、增值税先征税后全部返还等好处,“王明文们”自然成为“抢手馍馍”。
如今,幸福生活结束了。7月28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调整完善现行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之后辽宁省、上海市、浙江省、湖北省、广东省、重庆市、陕西省开始试行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优惠额为企业残疾人职工人数,乘以当地政府确定的每个残疾人每年的优惠额,与企业整体的销售收入、纳税额不再挂钩。这直接意味着——那些曾经的雇主可能会由此损失上千万的收益。
新规影响到的远不止是王明文曾经的雇主。尽管目前新规只在六省一市试行,通知发布后的8月,已有不少上市公司发布公告,提及新规在税务方面所影响到的下属业务。
而对众多税务系统内部人士而言,这是切掉终结过去十多年形成的“福利树上的瘤”的第一个尝试——“国家用税收优惠种了棵巨树,希望为残疾人庇荫,但实际上,这棵树上长出来的东西千奇百怪,企业占用了大量税收优惠却对残疾人帮助很小”。
根据此前公开的数据,我国6000万残疾人,福利企业3万多家,每年国家为此付出约300亿元的巨额退税。而一个简单的计算是——安置一个残疾职工,国家支出近4万元,但有的残疾职工月薪低至百元以下,他们所在的企业却可能得到国家上千万元的税收优惠。
现在,“瘤”要被革除。
密集的8月公告
在常人的不假思索中,福利企业的员工应当只能承担轻量级的劳动,因而福利企业的产业分布应该比较狭窄,但这个不假思索的考虑与事实相差太远。
事实上,福利企业几乎密布在你能想象的一切产业。电视里常看到的“大宝天天见”——眼下与强生正在组建合资公司的北京大宝化妆品有限公司,是福利企业;产能8万吨、全国磨料磨具行业老二的嵩山特材集团有限公司是福利企业……除此之外,还有福利企业性质的耐火材料企业、合纤厂、铜加工厂、冶炼铸造、炉料加工厂、化工企业、汽车配件公司、齿轮厂……
根据1994年的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对安置“四残”(盲、聋、哑及肢体残疾)人员占企业生产人员的35%以上企业,在收到“社会福利企业证书”确认后,企业可以得到税收优惠——除了免交营业税外,安置“四残”人员占企业生产人员50%以上的,实行增值税先征税后全部返还;对安置的“四残”人员占企业生产人员35%以上、未达到50%的,如果年底发生亏损,可给予部分或全部返还已征增值税照顾。
这样的优惠条件导致福利企业分布行业的广泛——任何一家咨询公司,都会告诉他们的客户,转为福利企业是在中国避税的重要有效手段。现在,从8月一些上市公司公告中透露的信息,已经可以见到行业的广泛和此前政策带来的好处。
服装行业的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提示,政策调整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有色金属行业的安徽铜都铜业股份有限公司声称,控股子公司铜陵市铜都铜业铜达线材有限责任公司系福利企业,今后可能受影响。而长江证券对G曙光的分析显示,黄海专用车工厂是一个福利企业,税制改革导致税收优惠不具有可持续性——“对公司利润贡献将逐渐减少,2006年净利润贡献为48%左右,到2008年利润贡献将下降到32.42%”。
新政的“基层智慧”
“1994年的政策对于福利企业的支持力度非常大。”一位财税方面的专家告诉本报记者。
以安徽铜都为例,其执行税项主要有——增值税部分,主营产品执行13%税率,其他产品(商品)执行17%税率;所得税执行33%税率——铜矿石开采过程中回收的产品酸性氧化球团铁矿,在铜冶炼过程中回收的黄金、白银、硫酸的所得免征所得税。
这是安徽铜都所属企业税负的基本情况,即使其控股子公司张家港联合铜业有限公司——一家外商投资企业——法定税率也高达27%,而同为控股子公司的铜陵市铜都铜业铜达线材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福利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这意味着同样的业务状况下,后者可比前者利润率高出近30%.
“铜都这样的企业应该还是正常地在享受政策”,上述专家告诉记者,另外一些“过分”的企业利润更是高得惊人——他所看过的一家集团公司下属福利企业帐本让他瞠目结舌。
这家下属企业只有29个人——18个残疾职工、6个健康职工以及5个行政管理人员,但某年实现销售收入2120万元,利润高达280万元,当年申报企业所得税310万元,而申请减免却高达1023万元。原因无他,集团把每年收入的大部分转到福利企业,享受所得税减免优惠。
“基本上不交税”——全国最大的福利企业税控系统生产开发商,北京中税天网董事长李书勋说。在1999年之前的5年里,李书勋经营着一家福利企业性质的冶炼厂。他告诉记者,除了避税福利企业甚至还有别的赢利渠道——“可以代开发票,比如别人买过去抵14%,按票面额给8%-10%,这部分就全是净利润了。”
在过往实践中,一些税务系统人士对原政策下衍生的怪状已有体察。高邮市国家税务局第七税务分局竺启宏在《现行福利企业优惠政策执行中的思考与建议》中写道——大部分福利企业投资主体实际上都是个体承包人,挂着集体的招牌,在注册资本时都是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帐户过渡一下,但其形式符合要求,导致基层税收执法人员在办理退税过程中承担一定的执法风险。除了外界原来已熟知的四残人员比例上弄虚作假问题,一些福利企业还存在故意做高增值税税负的比率等“对策”。
目前试行的新规,吸收了大量像竺启宏这样税务系统内人士的基层“智慧”——例如新政策将享受优惠政策的企业,从目前的民政部门确定的福利企业,扩大到所有社会各类安置残疾人达到25%的企业,而优惠额为企业残疾人职工人数,乘以当地政府确定的每个残疾人每年的优惠额,与企业整体的销售收入、纳税额不再挂钩。
福利重工企业之惑
比福利企业行业分布广泛和种种附加避税手段更惊人的事实,是福利企业减免税在全国税收总优惠中的高比例。
从2003年全国减免税普查的情况看,福利企业享受的优惠额最大,其8.96%的比例也在总优惠额中占最高的比重。1998―2004年中,福利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额逐年上升,而企业户数、残疾职工人数却逐年下降。仅1999年,企业户数下降11.7%,享受的税收优惠额却增长了40.8%,两者相距50多个百分点。
这一状况在新规实行前的2006年上半年亦未改变。2006年上半年贵州省减免增值税总数为7.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77%,而减免户数达16.47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9.26%——这意味着平均每户减免的增值税额有所下挫,但其中146户民政福利企业就办理了减免税2.45亿元——在减免户数中占比约万分之九,占减免总额却高达约32%.
贵州并不是例外的省份。来自河南省税务机关的信息显示,省内减免税的企业对象有福利企业等十来个类别,各级国税机关上半年落实各项税收减免政策金额32.22亿元,直接减免(退)各类增值税23.8亿元,涉及企业8675户,其中1528户福利企业享受退税4.9亿元。
“河南不算最多的”,李书勋告诉记者,福利企业数量以及减免税数额全国最高的省份在江苏和浙江,每年的税收减免上百亿,“这里的企业家比较有这方面的意识。”
与此同时,大量福利企业赢利状况颇为吸引人。接近温州市政府的人士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温州市280家福利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5.55亿元,同比增长了48.33%——由于国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温州市福利企业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利润2.17亿元,同比增长39.1%.
福利企业在减免税中的高比例,在知情人士看来,原因超乎想象的简单——来自福利重工业企业。以巩义为例,该市是一个工业大市,该市每年福利企业退税超过了两千万元,其中一些诸如耐火材料企业这样的重工业企业,都是“福利企业”。
而高比例的税收返在提高了利润率的同时,也挡住了宏观调控的风雨。“国家通过抬高成本可以限制企业在一些产业的非正常发展,但这种时候对福利企业来说,有时反而变成了以自己零税负竞争的好时候,”发改委一位官员告诉记者。
在河北某市,当地国税局局长告诉记者,仅本地一家专业从事炭黑生产的化工企业2005年应返还税款就高达1248.35万元,今年1-4月份的应返还税款为721万元。返还的税金被投入到技术改造,产品供不应求,而企业生产炭黑产生的废气还能发电对外供应。
在专家的分析中,公平的税制,是市场竞争良性环境的必要组成部分,而过去十多年的福利企业税收减免政策,却成为了一个通道——通过这里,一些企业获取了不正当竞争收益,而新的政策将有助于缓解这一局面。
欢迎光临 丹阳市鑫桥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http://bbs.xqtax.com.cn/)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