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 [打印本页]

作者: ywb    时间: 2006-5-31 10:42     标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

    2006年,房地产市场价格继续走高,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问题再度引起各方关注。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措施。本文对“十一五”期间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形势作出简要分析。
  一、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态势的基本判断
  一是房价持续较快上涨的现象逐渐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蔓延。2003年~2004年,全国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部分大中城市,有的城市平均房价涨幅已连续两三年达到15%以上。2005年,房价上涨过快现象已由上海、浙江、江苏等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展。今后可能由中心城市向周边地区辐射。虽然其他一些城市和地区的房价仍然处于较低水平,中小城市和乡村居民的居住条件仍然较为滞后,当地房地产市场发展程度处于初级水平,但受房价上涨趋势的影响,这些城市和地区的住房需求将会在今后一段时间逐步显现出来,并在一个较长时期保持增长。
  二是房地产市场供给不够充足,供给结构很不合理。2004年、2003年和200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与竣工面积之比分别为1.02∶1、1.13∶1和1.2∶1。2004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高出竣工面积增幅11.6个百分点,这可能是2005年房地产宏观调控后2006年房价仍上涨较快的原因。在房地产市场供给中,经济适用房和普通住宅供给显著缺乏。2004年,全国经济适用房投资同比增长为-2.5%,占住宅开发投资的比例由2003年的6.13%下降到4.61%,有的地区甚至停止了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房地产市场供给结构的调整需要若干年的时间。
  三是房地产市场消费性需求仍将继续保持较大规模和较快增速,非消费性需求持续存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各方面、多层次的住房消费性需求将逐步表现为房地产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其中,基本住房需求、改善性住房需求和被动性住房需求(如拆迁带来的需求)等需求均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刚性,住房需求的主体规模不会压缩。同时,通过房地产进行投资、投机、融资、养老的需求随着经济升温而进一步体现出来。在这样一个繁荣的房地产市场上,境外资金也要寻找收益渠道。因此,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将保持旺盛势头。
  二、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房地产市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上述特点,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各种房地产市场需求集中反映。这两年房地产市场升温,是1998年我国启动居民住房消费以来,各方面住房需求首次集中的体现。当前大中城市旺盛的房地产需求,至少包含这样一些因素:一是人口自然增长的消费性需求。二是流动人口带来的住房需求。三是每年约2000万人口的城市化进程新增住房需求。四是旧城区拆迁改造的被动性住房需求。五是改善性住房需求。据统计,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23.67平方米,与建设部提出的全面小康阶段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8平方米的标准相比,还有很大距离。六是投资需求。七是投机性需求。此外,住房管理体制还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压力大,加上人们对物价和收入水平的预期,还存在一部分超前消费需求,其目的是为预防今后因住房价格过高而买不起房。
  2.土地管理制度影响土地供给。在现有土地管理方式下,土地价格是造成房地产市场价格快速增长的制度基础。由于政府出让土地的收入纳入地方财政管理,一些地方为了增加收入,扩大投资规模,自然希望供给更多土地。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地方建设、规划、土地管理等部门执法不严,未按规定办理审批事项,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增加非普通住宅用地的供给量,以至停止建设经济适用房。
  3.分配结构不完善影响房地产市场供给结构。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房地产需求进一步分化。一方面,与居民基本居住需求密切相关的普通住房和经济适用房需求大,而房地产开发利润较低;另一方面,高收入者购买的高档住宅,开发利润较高。因此,开发商自然愿意游说政府部门,提高住房供给的标准。
  4.人为加快城镇化步伐加大了房地产市场需求压力。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应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要求,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简单地通过行政手段加快城镇化步伐,不符合社会经济规律,会把“三农”问题转化为严重的城市社会问题,不仅影响住房市场稳定,而且对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造成严重影响。
  5.投资渠道不顺畅。社会资金缺乏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大量社会资金,如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民间拆借资金,纷纷挤向房地产市场。特别是在银行利率较低的情况下,银行大量资金通过住房消费信贷转化为房地产开发资金,成为开发企业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6.经济适用房管理效率不高。经济适用房的建造标准过高,不够“经济适用”,购买者资格审查不严格,都会挤占基本的住房需求,造成房地产市场整体需求压力上升。
  7.分税制有待完善。根据目前的分税制,与房地产业直接相关行业的税收收入,如销售不动产、建筑安装业的营业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大部分属于地方财政收入,刺激了地方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积极性。
  8.拆迁安置办法不够科学民主,未能反映民意。一些拆迁项目未妥善准备充分的周转房,拆迁补偿标准不符合被拆迁户要求的现象时有发生,引起房地产市场供需的波动。有的城市有意加快拆迁速度,干扰了正常的房地产供给。
  三、关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几点认识
  当前,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正确引导房地产市场发展,密切关注全国和不同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态势,实施适时、适度的宏观调控,是我国各级政府一项长期任务。
  1.关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目标。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是通过一系列经济、法律和行政的手段,促进房地产市场供求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供求基本平衡。房价波动过大,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和谐稳定,都会带来不良影响。政府应改善住房供给结构,使稀缺的土地资源能够用于满足住房保障的基本需要,保持房价稳定、社会安定,避免房地产市场大起大落。
  2.关于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重点。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矛盾突出、供给和需求结构不合理是房价上涨过快的直接原因。因此,作为政府行为,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重点,一要满足广大居民普遍能够拥有基本住房,增加基本住房供给,完善经济适用房管理方式方法;二要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保证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也要有房住;三要整顿居民住房租赁市场,使空闲住房能够转为提供出租或转让居住,引导投资和投机性需求转化为有效住房供给;四要限制房价增速过快,防止房地产价格过大的波动,以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3.关于扩大投资渠道。应进一步规范和放开国内投资市场,明确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的具体办法,鼓励国内资本到海外投资办厂,尽快推行和完善QDII(合资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计划)。
  4.关于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建立全国及各地区房地产市场监管机制,完善房地产市场统计数据,健全房地产市场分析体系,分类细化统计口径,定期对各地房地产市场进行分析,并作为评价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这样,一方面能够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动向,为政府及时、准确作出决策提供科学完备的依据,从而实施有重点、有针对性和更为有效率的宏观调控措施;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房地产市场透明度,引导居民理性购房。
  5.要不断提高宏观调控的水平。适时采用综合的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进行间接、灵活、灵敏的微调,避免房地产市场明显起伏。要把增加房地产市场透明度作为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增加政策和信息透明度,特别要重视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传递明确的市场信号,积极进行正面宣传解释和辅导,引导理性供需,防止误导和炒作。
  6.完善土地管理,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目前的土地使用管理制度规定,居民住宅只有70年使用期,到期后政府有权收回,为切实贯彻《宪法》关于保护公民财产的精神,应在房屋到期后政府收回之前,增加公众民主程序和技术咨询程序,以此确定延长土地使用期限事宜。由此,土地使用权进一步成为公民财产,从而促进二手房市场交易,约束不合理拆迁行为。要制定长期计划,运用先进土地测量技术,加强对土地使用、规划和收入的管理;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合理调整分税制,通过转移支付和加强预算管理等办法满足基层行政职能需要。
  7.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管理的监督。要将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情况纳入政绩考察的范围,将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纳入法制化轨道,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土地管理、规划和房地产市场定期、专项的监督检查。
  8.加快农村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科学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在推进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医疗、教育、产业扶植、就业指导等公共服务,提高“三农”收入水平,不应简单地把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对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后的问题要从长远考虑。对于被征用土地的农民,要通过给予土地收益分配权利等多种办法,妥善解决他们的收入来源、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问题。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流转税管理司  
   
  www.ctaxnews.com.cn 2006.05.24  沈彤
   
   





欢迎光临 丹阳市鑫桥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http://bbs.xqtax.com.cn/)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