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清明时节
[打印本页]
作者:
ywb
时间:
2004-4-3 11:33
标题:
清明时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诗趣
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绝句《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代有位文人,觉得《清明》诗不够精炼,他认为,“清明”自然是“时节”;“行人”必然在“路上”;第三句是问句,“借问”就成多余;“牧童”只是被问者,无关大要,因此主张将每句删除两个字,成一首五言绝句:“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也有人将《清明》改为四言诗:“清明时节,行人断魂。酒家何处?指杏花村。”
还有人将《清明》改为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路上人,欲断魂。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相传宋代大文豪苏轼曾于清明节登云龙山放鹤亭拜见张山人,吟诵了这首诗。恰巧张山人兴致很高,知苏轼才华横溢,便有意一试,要求苏轼将该诗变其形而不失其意。苏轼欣然答应,脱口而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仅变几处标点,竟成一首绝妙小令。
亦有人依《南乡子》调改《清明》诗:“清明时节,雨落纷纷,断魂人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不远杏花村。”也有创新精神。
1957年,《羊城晚报》刊出以“世界上最短的剧”为题的剧本,就是用《清明》诗改的。其文云:“时间:清明节。地点:路上。人物、情节: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更为绝妙者,后来还有人将该诗改为电影分镜头剧本: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形形色色而又妙趣横生的“变体”《清明》的出现,正展示了中华文明无穷的魅力和博大精深的内涵。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最初属于农耕节,没有扫墓的习惯。这个习俗形成,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文公的贤臣介子推。
春秋时代,晋国宫廷发生内乱。晋国太子重耳的同父异母兄弟和后母骊姬想除掉他,夺其王位。为了逃避他们的迫害,晋国太子重耳流亡在外, 还有忠臣介子推等人。
有一日,他们在大山中迷路,粮断援绝。介子推于是割下自己大腿的肉,煮成汤,解重耳之饥,重耳十分感动。
十九年后,重耳返回晋国,成为一国之君,史称晋文公。当时,他为褒扬群臣辅佐之功,对他们论功行赏,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乃品格高尚之人,并不去邀功请赏,而是悄悄回到家乡,带着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懊悔之下,派人请介子推出山。介子推执意不出。后来,晋文公欲烧山逼介子推出来受赏,结果却意外烧死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
晋文公十分悲痛,为表悼念之情,下令将二人埋在大柳树下,并把绵山改称为“介山”。 同时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生火,只吃冷食,纪念介子推。这就是“寒食节”。
当时,人们纷纷携带食品往介子推坟墓上扫墓祭祀,纪念他,于是又形成寒食节扫墓。 寒食节和清明节本来属于两个节日,由于日子相近,到了唐代,这两个节日就合二为一了。于是,就出现清明扫墓的习俗。
据古籍记载,秦汉时代已经出现扫墓的礼俗活动。当时,扫墓仪式非常郑重,摆放供品、整修坟头、焚香火、烧冥纸, 甚至在墓上载种松柏,表达悼念之情。扫墓那天,除了年长的长者以外, 家家都是举家出城扫墓。就连牧童也把牛驱赶下山,唯恐妨碍他人扫墓。 身处异乡的人们,也会望乡遥拜,对祖先进行追思。
插柳是清明节另外一项重要的习俗。据说屋外插柳,便于祖先灵魂归来;也有人认为,柳枝有神性, 能避邪,因此在清明这一天,许多人都会在屋檐插柳。演变到后来,人们还佩带上柳冠、柳叶环。
清明时节,草木发芽、花红柳绿, 春光明媚的景色让人倍觉清爽。 这正是到郊外游玩的好时光。于是每到清明时,人们纷纷到郊外领略美好的春光。 古人称此为“踏青”、“游春”。
由于人人外出,顿时车水马龙,游人如织。 清明成为春游最盛的节日。
[flash=500,350]http://61.136.63.97:81/upload/775903_qm.swf[/flas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3 11:42:48编辑过]
欢迎光临 丹阳市鑫桥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http://bbs.xqtax.com.cn/)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