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5亿助微型企业创业发展 重庆推进微企扶持计划 [打印本页]

作者: ywb    时间: 2011-7-22 09:49     标题: 5亿助微型企业创业发展 重庆推进微企扶持计划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史晓龙 陈蜀庆 日期:2011-07-22


  6月28日上午,在重庆市沙坪坝区沙正街欣阳广场6楼一间没有窗户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28岁的重庆女孩陈潇。重庆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她是这家名为重庆垣品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从去年9月成立至今,她已成功将当初只有3人的小作坊扩充到如今13人的小团队,其中有来自重庆大学的2位研究生,4位本科生,还有数位当地职高的毕业生。尤其难得的是,开业不到1年,这家公司已实现营业收入53万多元,缴纳营业税等各项税金33952元。

  毋庸置疑,陈潇的艰苦创业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而成功背后,除了她自己的聪慧与努力外,还离不开重庆市政府正在大规模推进的一项微企扶持计划。

  “1+3”模式激发草根创业激情

  2010年6月,面对日渐增加的就业压力,重庆市在全国首开先河,将微型企业从中小企业发展中分离出来,采取资本金直补、税收返还、融资担保、规费减免等优惠政策进行专门扶持,大力鼓励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农转非”人员、三峡库区移民、残疾人、城乡退役士兵、文化创意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等9类人员兴办微型企业,解决自身以及周边人群的就业问题。此举在重庆市掀起了一场影响广泛的“群众创业潮流”,甚至引起了广西等兄弟省区的学习和效仿。

  据了解,重庆所扶持的微型企业,主要是指雇工(含投资者)20人以下、创业者投资金额10万元及以下的个人独资、合伙经营和有限责任公司。在重庆市工商局微型企业发展监督管理处处长聂刚看来,微型企业属于草根经济,是穷人办的企业。对于他们的扶持措施,重庆市目前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采取“1+3”模式解决微型企业的资本金和融资问题。“1+3”模式包括“投资者出一点、财政补一点、税收返一点、金融机构贷一点”。“财政补一点”,即财政按照微型企业注册资本金额的30%~50%以内给予创业者资本金补助:“税收返一点”,即以企业实际缴付的所有税收中地方留存部分,以企业注册资本金等额为限,由财政给予补贴:“金融机构贷一点”,即微型企业可在开户银行申请微型企业创业扶持贷款,贷款利率按照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贴息。

  其次,采取无抵押担保贷款为微型企业在银行融资开辟通道。扶持政策指向的扶持对象为创业者中的弱势群体,通过银行融资时能够供抵押担保的物品非常有限或基本没有。为解决担保问题,重庆市政府指定重庆三峡担保公司为微型企业提供无抵押贷款担保;区县政府指定当地专业担保公司为微型企业提供担保的,由三峡担保公司为各区县担保公司提供再担保。同时规定,微型企业也可以参照《重庆市小额担保贷款办法》向银行贷款,并同样享受财政贴息。

  最后,实行政策叠加对微型企业进行扶持。微型企业享受“1+3”的扶持政策后,还可以享受西部大开发、城乡统筹、两江新区以及国家对特定行业的其他扶持政策。此外,微型企业办理证照、年检、年审等手续,3年内免收所有的行政性收费。

  记者了解到,陈潇的公司正是在重庆市大力扶持微企的背景下创立、成长起来的。她告诉记者,企业注册资金10万元,其中有4万元是来自财政扶持资金,这部分财政补助,为公司创业初期支付房租和购买办公软件提供了资金周转。此外,前不久她还向有关部门提交了退税申请,经审核通过后,此前公司缴纳的3万多元税收中,属于重庆地方留存部分的2万多元将有望以财政补贴的形式返还回来。“我相信我们的公司发展会越来越好。”面对记者,这个戴一副眼镜,看上去清秀文静的女孩显得乐观又自信。

  重庆市工商局的统计数字显示,截至今年6月22日,全市共发展微型企业26922户(其中,今年以来发展16517户)。共发放财政补助资金7.73亿元,其中,市财政补助资金6.25亿元(今年以来发放3.91亿元),区县财政补助资金1.48亿元(今年以来发放0.9亿元)。全市微型企业注册资本达26.15亿元。微型企业共带动就业人员20055人。此外,据聂刚介绍,在接受政策扶持的微型企业中,如今已有2664户得到了发展壮大,占到了总户数的11.6%.其中,有199户增加了注册资本金,资本金总额从985万元增加到2197万元;有2447户增加了就业人数,从业者从14710人增加到25757人。

  “给力”的扶持离不开严密的监管

  据了解,根据相关规划,“十二五”期间重庆市政府将扶持发展10万户微型企业,解决数十万人的就业问题。这个宏大的计划涉及巨额的财政资金投入,并且牵涉成千上万的扶持对象。如何确保资金的投入效益,并且避免被恶意套取和抽逃,无疑成为摆在重庆市各政府职能部门面前的一大挑战。为此,重庆市探索并出台了一套严密的监督管理制度。

  针对微型企业创业经验不足,存活率较低的现象,重庆市采取了4种办法提高存活率,帮助其发展壮大。一是开展政府免费创业培训。培训以提高创业能力为目的,包括政策解读、项目选择、担保贷款、工商税务知识、创业实例分析、创业投资计划书制作等。二是在两江新区建设市级微型企业创业孵化园,并鼓励各区县工业园区、开发区开设微型企业创业基地和创业示范一条街。微型企业入驻园区的孵化楼在房租、设施和设备使用等方面给予优惠。三是在全市所有的工商所以及部分大中专学校、园区、街镇成立了1100多个微型企业创业指导站,指导帮扶微型企业发展。四是开展后期扶持。明确区县政府是第一责任人,相关部门为责任单位,对相关微型企业进行帮扶指导。

  而为了将财政资金计划好、使用好、管理好,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和“不办空壳企业、不抽逃资本金、不从事炒股放贷投机经营”的要求,重庆市也做了严格规定。在程序上,创业者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享受到扶持政策。

  比如,在创业申请环节,工商所受理申请,对申请者经营场地实地检查,对其创业能力等条件进行初审,并报所在地乡镇、街道备案。

  在创业培训环节,由培训机构对申请人进行创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工商部门对培训班派出跟班班主任,取消无创业能力和创业意愿者的申请资格,并监督考核培训机构教学质量。据重庆市工商局相关人士介绍,创业培训为期5天,政府管吃管住免费授课,期间跟班班主任会对学员进行观察,通过其在课堂内外的表现,对其创业的诚意和能力做出较直观的判断。

  在最为关键的创业评审环节。财政、工商、税务、银行、人力社保以及相关部门组成的审核小组会对申请人的创业投资计划书和资格进行集中会审。财政扶持资金的多少,根据公式S=S1+S1×N×K+M+R确定。其中S为财政补助金总和,S1为财政基本补助金,N为雇工人数,K为行业鼓励系数,M为组织形式修正值,R为新创业鼓励资金(个体工商户转微型企业不享受此加分)。会审结果,通过互联网、公告栏等方式进行公示。

  申请人通过创业审核,且投资资金到位后,企业方可以完成注册登记,开展正常经营。而微型企业正常开业经营一个月后,工商部门将微型企业开业经营和资金评审情况送当地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按评审比例拨付财政扶持资金。同时,“9类人群”的身份审查和扶持资金的审核发放面向社会进行公示,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此外,工商部门还依托自身职能和体制优势,通过登记、年检、日常巡查等手段加强微型企业监管,与财政、税务、人力社保和银行等相关部门配合,依法对投资人的资金用途、开业状况、雇员多少、经营情况、关闭注销等实行全过程监管,严厉查处套取、抽逃、转移资金和资产的行为。

  重庆市规定,对恶意骗取扶持资金的,将取消扶持资格,追回财政资金,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确因经营不善注销倒闭的,申请人不能再次申请享受创业扶持政策。同时,还将申请人恶意骗取扶持资金和因经营不善注销倒闭的不良信用信息记入企业征信系统或个人征信系统,在银行信贷、行政许可、政策扶持等工作中依法对违规当事人采取禁止或限制措施。

  对微型企业要多一点关爱和呵护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重庆市政府以及牵头负责微企扶持工作的工商部门对微企发展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精力,重庆微企的创业和生存状况也有了明显改观。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微企在当地的生存与发展依然面临多种的尴尬与无奈,而这种状况,一方面是由于观念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制度问题。

  在观念方面,有些区县地方和职能部门对财政扶持微型企业有不同看法。有的地方领导认为在任期内抓几个大项目才是政绩。有的职能部门对微型企业存活率信心不足,认为微型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差,市场竞争力不强,担心财政资金“打水漂”。有的认为微型企业规模小,税收回报率低,政府花钱扶持不值得。

  同样由于类似的原因,微型企业在进行融资担保等活动时也成了受气的“小媳妇”。部分银行基层网点认为微型企业注册资金少,收益低,占用柜台资源,增大工作量,以各种理由拖延开户时间或拒绝为企业开户。有的要求微企排队申请,一般在20天~2个月左右;有的每天只放2个开户指标,创业者往往天不亮就要去排队;有的要求微企账户每天余额必须在5万元以上;有的甚至强制收取微企1200元~2500元不等的各类费用。另外,尽管重庆市政府明确三峡担保公司为微型企业提供担保或对受委托区县担保公司提供再担保,但由于三峡担保公司区县分支机构不全,人力资源有限,加之为微型企业担保利润薄、风险大,推进此项工作困难重重。特别是受中央金融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微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微型企业的发展。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市申请贷款的微型企业共7683户,另有一部分也有贷款意向,但截至目前,已办理贷款的微型企业仅274户,贷款金额2418.2万元。

  融资难之外,税收也成为让微企业主“头疼”的一大难题。重庆爵邦科技有限公司经理马林告诉记者,从个体工商户“升级”成企业后,公司给人的印象“正规了不少”,生意也“好做了不少”,但烦恼也随之而来,“政府部门的管理也严格了起来,尤其是税务部门要求规范建账,请人做账一个月就需要400多元的支出。”此外,马林还担心,税务机关实行查账征收后,自己的税负要比个体工商户时期的核定征收更高。

  重庆海闻广告有限公司的兰海则介绍说,自去年9月开业至今,企业实现营业额59.17万元,上缴营业税及企业所得税3.7万元,“由于我们现在资金回笼慢,但是国家各种税收不能耽误,公司账上的金额有时到了连扣税的钱都没有的地步,发展十分艰难。”

  除了担心税负重、规范建账增加成本外,重庆微企业主对现行的返税政策也有意见。他们认为微型企业税收返还只涉及地方财政留存部分,占微型企业税负总额比例小;加之税收返还审批程序复杂,申报时间长,扶持微型企业发展的效果难以体现。据统计,今年5月份前,全市共有7871户微型企业缴纳地方各税826万元,但目前仅有黔江、九龙坡、渝北、北碚等9个区县的76户微型企业实现返税9.62万元。“虽然我申请了2万多元的税收返还,但即使一切顺利,钱到账也到明年6月份了。这有些远水解不了近渴。”谈到税收返还审批程序的复杂和周期的漫长,重庆垣品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的陈潇不禁露出苦笑。

  事实上,对于微企的这些难处,税务机关也看在眼里。重庆市渝中区国税局副局长石晓刚表示,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微型企业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在现有政策中,对微型企业的税收优惠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方面,而对众多利润微薄甚至亏损的微型企业来讲,增值税或营业税的负担才是实际的支出。根据国家税法规定,增值税起征点的适用范围只限于个人。微型企业的组织形式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都属于“企业”性质,即不管销售额多少,都不能享受起征点优惠,这不利于扶持成立初期业务量不大的微型企业由弱变强。此外,虽然现行税收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计征企业所得税,但常因微型企业成立时人员、资金等方面局限不易获得相关高新技术资质认证,不能享受政策;而国家税务总局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8项税收优惠政策门槛相对较高,微型企业也很难享受到。

  在聂刚和石晓刚等人看来,要解开微型企业在税收上的困局,需寄望于国家层面上的制度创新,一是在日常管理中采取更加宽松灵活的方式引导、适应微型企业的经营,二是在降低税负方面,可借鉴俄罗斯等国外做法,将微型企业应负担的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税种统一为一个大税种,对其核定一个较低的综合征收率进行征税。这样,在大幅降低微型企业的纳税遵从成本的同时,也可大幅减少政府部门的管理成本。






欢迎光临 丹阳市鑫桥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http://bbs.xqtax.com.cn/)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