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理论学习:赵亚夫同志先进事迹

理论学习:赵亚夫同志先进事迹

  戴庄,共同致富农民的引航之舟
  编者按:在长篇通讯《万山红遍》中,我们把戴庄村称为赵亚夫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作品”。这个“作品”经过赵亚 夫、科技工作者以及全体戴庄人五年的共同探索,已经成为成效卓然的共同致富农民的“破题之作”。今天我们通过解剖戴庄村的“模式”、戴庄村的发展轨迹,讲 述这里既是赵亚夫又不仅是赵亚夫的故事,为广大丘陵山区农民的共同富裕和加快富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占地10.35平方公里的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地处茅山老区丘陵腹地,也是茅山有机农业圈的核心之 地。五年前这里还是丘陵山区一个最穷的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3000多元。五年过去了,天还是那方天,地还是那片地,人还是那群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已经接近7000元,发展有机高效农业“整村推进小康”迈出了大步伐。
  “照亮”与“富裕”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赵亚夫就带领镇江农科所致力于探索农业科技成果如何加速转化为生产力,增加丘陵山区农民收入 的问题。他们尝试了培养农民科技示范户的办法,“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但在实践中发现,“照亮”一大片,并非“富裕”了一大片,加之示范户培养需要 较长时间,显然太慢。
  20世纪90年代中期,赵亚夫和他的同事们又尝试到农村一线直接搞科技示范园,科技人员直接“做给 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这一做法当时产生了轰动效应,推动了当地应时鲜果产业的大发展,影响遍及省内外,整体推进了江苏丘陵地区的农业开发。然而赵亚夫又 发现了新问题:一个是产品销售瓶颈制约产业发展,一个是大多数农户还没有走上致富之路。他发现,即使在发展得最好的句容白兔镇唐庄村、倪塘村,参与结构调 整、实现高效生产的农户仍然是少数。
  怎么加快更多农民的致富步伐?2002年,在他即将离开领导岗位退休之际,他徒步踏遍茅山丘陵山区的村村落落,提出了“探索茅山老区农民小康之路”的具体构想,选定了最穷的戴庄村作为“整体推进小康”的试验地,为解决大多数农民加快致富的问题提供范例。也就是要“小村破大题”。
  “小村破大题”
  赵亚夫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指出通过发展高效农业致富农民,必须要突破“科技、市场、投入、人才”这四大瓶 颈。在多方倾听农民、专家、领导意见的基础上,《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村有机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出台。规划提出了“发展丘陵山区农牧复合经营,立体种养有机生 态农业模式,发展环境保护型、资源节约型的高效有机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集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及生态农业旅游为一体的农村地域综合产业化”的清晰 思路。从2004年起,用六七年时间,使戴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3年3400元的基础上,提高到10000元的小康水平。
  万事开头难。一切还是从“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做起。赵亚夫在戴庄村建设科技生态示范园,并逐步改进示范园 经营管理办法,强调和本村农民一起,共同办好科技示范园,通过调整利益分配机制,使参与示范园田间管理的农民切实感到管理好坏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全部风 险由农科所承担,而运用先进技术获取的效益,却向农民倾斜分配。
  示范成果打动了农民的心。曾开荒造林500多亩的全国劳模余锁根,虽然付出很多,但生活仍然贫困。 赵亚夫建议他适当间伐后在林下种茶叶、种牧草,牧草养羊,羊粪肥地长林木、长茶叶,“林、茶、草、羊”农牧结合,立体种养,有机栽培。并为他提供茶叶、牧 草、桃树新品的种苗或种子,新品种羊和有机肥补助,手把手教他先进适用技术。在20多户示范户带动下,戴庄村有机农业面积以每年1000亩以上的速度增 长。
  探索合作社
  成立合作社,是发展高效农业以及让多数农户直接参与管理、走向市场的必由之路。因为有机农业的农活必须严格按有机生产规程操作,如果小块分散种养,就无法实行严格到位的管理和监督,而农户小面积分散经营,也无法与大市场对接。
  经过细致的准备,2005年底,戴庄村成立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的合作社筹建小组,除村干部外还吸收示范户参加,驻村的分管副镇长和农科所科技人员作为列席成员。
把合作社建成“真正的合作社”,赵亚夫认为这是一个“重大探索”。因为事实上,很多地方虽然挂着“合作社”的牌子, 却形同虚设。一是村干部和合作社是“两张皮”的现象比较普遍,二是很多合作社实际上掌握在少数大户和经纪人手中,成为他们获取大头利润的工具。要建成真正 的农民合作社,必须将村干部引进合作社,这样可以把村干部和农民变成一个利益共存的整体;还必须严格地规范运作,真正发挥合作社应有的功能。
赵亚夫参考浙江、江苏两省公布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起草了合作社章程草案。筹建小组还专门制定了选举办法,对候选人提名、公示、差额选举等作出规定,确保整个选举过程充分尊重社员意见,严格接受民主监督。经过选举,村干部全部高票当选。
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从成立起,就严格按“统一销售,对内服务,对外经营”的原则运作。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社员入股,合作社民办、民管、民受益,社员大会一人(户)一票投票决定大事。
  去年秋种恰逢连日阴雨,打乱了合作社秋收秋种安排。在理事会紧急会上,村党总支书记、合作社理事长李家斌提出了租用收割机收稻、大拖拉机整地的主意,理事们一致同意,并立刻作了分工安排。随即,合作社领导没日没夜干在前头,社员们积极参与,短短八天完成了600多亩有机水稻抢收,接着用五天时间完成了青花菜抢种。
  合作社的真心服务和良好前景使村民信心大增,纷纷抢着要入社。这样,入社村民从去年的200多户,一下子发展到今年的500多户,预计明年可以达到700多户,基本实现全覆盖。
  怎么对接市场,尤其是高端消费市场?赵亚夫带领社员开始了全新探索。从跑上海农产品展销会到赴镇江市区的住宅小 区现场叫卖,从开办大米品尝会到推出“戴庄有机农业朋友会”会员制直销流通新模式,社员跟着赵亚夫见了不少世面。合作社还聘请专业人员,在镇江市区设立了 总代表,并将戴庄有机农业注册了“野山小村”商标。
  在拓展市场上,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还成立了戴庄有机农业网站,并与江苏农商网等重要农业网站实现了链接。合作社还利用114平台为“越光”大米进行了冠名播报,开通当天就有南京客户来了解具体情况。
  李家斌感觉村干部好当了。以前村干部进村主要是收钱,农户不欢迎;现在村干部进村送钱送技术,农户当然高兴。
  共尝致富果
  如今的戴庄,山色青翠。桃园里,桃农采摘果实的身影、鸡的咕咕声、波尔山羊的咩咩声,令人赏心悦目;稻田中,白鹭正在悠闲觅食,农民肩背竹篓,撒着菜饼,替代了过去的化肥和除草药剂……
  今年春播,戴庄村有机栽培农户已经达到523户,占全村农户总数的60%,今年有机水稻栽培面积将 达1500亩,有机桃投产面积500多亩,出口蔬菜将达1500亩,果园放牧山羊、草鸡、鹅等畜禽数量将达到3万只。以上项目可以使农户增加纯收入600 万元,全村人均增收2000元。照此势头发展,原定的小康目标将大步提前实现;城市消费者、戴庄有机农业朋友会的“朋友”们,则可以不断品尝到优质、放心 的各类有机农产品。
  戴庄村的成功已使它成为广大丘陵山区农民共同致富的引航之舟,也使人们对茅山有机农业圈的未来充满期待。中央农 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来镇考察,在听取赵亚夫有关中日合作制订句容市农村、农业发展战略规划汇报时兴奋地说,句容规划可概括为“四高”,即“高 端市场、高端农业、高新技术、高素质农民”,戴庄村的发展之路,是“四高” 实践的一个可喜尝试。
(镇江日报文章作者:杨苏宜景广权陆智国滕庆海 2007-07-10)

  不懈进取做创新的模范
  “2002年底,我离开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岗位。当时我向市委领导报告了自己的想法:去镇江最穷的茅山老区一个村子,帮助农民实现小康,研究经济滞后地区怎么两率先问题。”这是赵亚夫以平静心情对待离开领导岗位,说的心里话。
  生活工作的退一步,转而成为人生进取的进一步。赵亚夫的精神让所有了解了他的实践的人深为感动。在他的为人民服务实践中,最闪光的一点就是敢于向困难挑战,敢于向难题挑战,而给他以支撑、让他胸有成竹的就是他的进取精神、他的创新精神。
  如果没有当年的进取精神,那二十棵草莓就不会飘洋过海,在句容落地生根。如果没有他的创新精神,就不会有后来的 冷藏育苗技术,就不会有蜜蜂授粉,就不会有草莓水稻轮作,也就不会有经济效益的大幅提升。正是依靠这种进取精神、创新精神,赵亚夫不是做成了一件事,而是 做成了很多事,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的。
  不断创新、进取是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的要求。“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卖,实现农民富”,这是赵亚夫对 农民兄弟的一片心意。这番心意涵盖农业生产投入、产出、销售的全过程,做到这一点没有一点真功夫是不行的。赵亚夫的努力让农民在奔小康的路上真服了他。他 研究农业生产技术,研究市场,研究有机农业综合发展产业化模式。他的眼光、他的创新意识使他和农民一起赢得了超越。一个地区、一个方面的工作要赢得跨越发 展,最需要的正是这种创新、进取的精神。
  创新、进取是赵亚夫成功的重要原因,但是创新、进取需要付出艰苦的劳动。创新、进取虽然是艰苦的,然而它带来的成功的快乐也是巨大的。这可能也是赵亚夫乐此不疲的动力。对社会的巨大贡献,是对赵亚夫同志最好的回报,同时也是他给我们的最好提示。
  “我们真是对不住他啊!”
   农民,只要你捧出一颗真心,他们会还你一片真情。
  每逢下雨天,句容白兔镇仑山湖村周甲组的农民都会情不自禁地望着门外,他们既盼着什么,又好像回避着什么。仔细打听,原来他们是既盼赵亚夫来,来了能够为草莓“祛病防灾”,同时又害怕他来,担心他的身体,害怕他雨天摔跤。
  村里人都知道赵亚夫腿上关节炎是老毛病了,平时就经常发作,一到阴雨天就会变本加厉,痛得走路都困难。但他们同 样都知道,赵亚夫下农村没有晴、雨天之分,下雨天从镇江赶到地里干活是常事。“从2003年到现在,就我看到的赵主任在我们的果园跌的跟头已经不下20个 了,我们真是对不住他啊!”果农周先民清楚地记得,有一个雨天,赵亚夫在雨里走了一个多小时后,在跨地头的一个沟时,由于一条腿用不上劲,他整个人跌到了 沟里。当身旁的农民赶紧把他从沟里拉上来,看着满身泥水的赵亚夫,村民们哽咽地说不出话来。这次赵亚夫跌得很重,没能继续干活,收拾一下就回家了。可没过 几天,村民们发现他又一瘸一拐出现在地里。
  还有一件事至今让白兔镇副镇长严廷才“耿耿于怀”。那是今年3月,有一个草莓实用技术培训在白兔镇政府三楼会议室举行。8 点钟不到,严廷才看到赵亚夫到了政府,赶紧下楼迎接。严廷才这时发现,赵亚夫走路一瘸一拐,腿痛得厉害。严廷才扶住赵亚夫说:“赵主任,腿痛得这么厉害, 干吗不好好休息,还要来讲课啊?”赵亚夫幽默地回答:“跟农民的约会可不能失约”。严廷才想背赵亚夫上楼,可是倔强的他坚持不肯,严廷才只得扶着他走向台 阶。赵亚夫很努力地爬上第一级、第二级,到第三级的时候额头已经渗出汗水,虽然严廷才已经借了最大的力给他,可依然能感觉到身边的这位老人是多么的吃力。 那天严廷才仔细数过台阶,总共有44级。终于到了会议室门口,此时赵亚夫脸已涨得通红,张着嘴吃力地呼吸。严廷才想让他坐下休息一下再进教室,他缓缓地从 口袋里掏出手帕,一边擦拭脸上的汗水一边说:“这一坐下来,就怕我这腿就跟我闹罢工,起不来啊!”看似幽默的话语让严廷才听得心痛无比。几分钟后,赵亚夫 一瘸一拐地向讲台走去,由于会议室里有的农民已经早到了,赵亚夫尽量把步子放小,尽全力来维持身体的平衡,以此来掩饰腿脚的不便。和往常同样精彩的讲座, 农民们听得极其认真。严廷才没有将实情告诉听课的农民,因为那些农民都跟自己一样把赵亚夫当成自己的亲人,知道这些他们会难过。
  去年8月,正是大热天,虾子塘村村民黄祥发家青花菜苗出现倒伏现象。上午10时许,赵亚夫接到村干部的电话,他 一办完手中的事,立刻从镇江赶了过来,到达虾子塘村时已是12点多钟了。他没有到农家,而是径直走到了黄祥发家的大棚内。在仔细察看了青花菜苗后,赵亚夫 又打电话给镇江农科所所长潘耀平,请他到现场会诊。两人一直会诊到下午快两点钟。此时室外温度30多度,大棚内更是灼热难当,汗水湿透了赵亚夫的衣服,但 赵亚夫没有休息,根据会诊的情况,对青花菜进行喷水浇灌,直至青花菜苗重新站起来,他才离开。
  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编者按:本报刊出的赵亚夫系列报道,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市民捧读赵亚夫的事迹,对他身处高位仍扎根土地、造福广大农民的赤子情怀钦佩不已;农民捧 读赵亚夫的事迹,对这位言传身教,一心一意引领大家奔小康的人民公仆充满感激。广大科技工作者更是表示,以赵亚夫为榜样,立足本职工作,攻坚克难,学以致 用,用先进科技成果为经济建设服务。
  赵亚夫之子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父亲退休后拒绝与我开公司
  赵亚夫系列报道首篇见报的当天晚上,本报收到了赵亚夫的小儿子赵小容的一封E-mail。前天,在常州工作的赵小容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赵小容学的是外贸。他曾经无法理解父亲的人生追求,“我与父亲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人生的出发点是追求自我发展,在自己发展到一定程度、有相当多的财富后考虑帮助别人。而父亲的人生出发点则是实现农民发展,他为别人的财富做打算,却没把自己的生活状态放在心上。”
  赵小容认为,是特殊的时代背景造就了父亲特殊的人生价值观。他说,看了本报的报道后,他更加敬仰父亲。
  赵小容告诉记者,父亲退休后,他曾试图说服父亲和他一起开公司:“我来注册公司,到农村承包土地经营农业,实现您的农业理想。”他认为,父 亲在农业现代经营模式上有许多梦想,但这么多年来效果不大,原因是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和占有的财富数量不大,父亲与农民合作经营农业肯定不如与他合作发展 快。
  赵亚夫最终没有接受儿子的建议。因为他的梦想是利用农业致富农民,自己的追求与农民不可分割。之后,赵小容再没动过与父亲合作的念头,而且“父亲也从来没有为我的事业去动用他在镇江的社会关系”。
  他走出一条高效农业之路
  市畜牧兽医站站长,高级畜牧师陈生荣:
  陈生荣对赵亚夫其人其事较为了解。
  记者提及这两天本报对赵亚夫的连续报道,陈生荣说:“(报道)很有必要,他的的确确是我们农业战线的学习榜样。”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陈生荣认为,在赵亚夫身上,体现了一种超前的意识。在日本研修,赵亚夫看到的是日本发展农业的自然地理条件与我市丘陵山区相仿,他把日本农业的理念带回镇江,在镇江运用推广,提升了镇江农业的素质,为大幅度提高茅山老区农民的收入作出了贡献。
  其次,在赵亚夫身上有一种勤于实践、务实创新的精神。赵亚夫是一个踏踏实实做事的人,他把“行”与“知”很好地结合起来。他的农业技术不从书本上抄来,不从网上下载来,而是通过到日本等农业先进国家努力学习得来,并在茅山老区一点一点推广运用,并一项一项获得成功。
  “赵亚夫有一种市场经济的意识,他注重走高效农业之路,所走的农业发展之路非常适合农民增收。”陈生荣说,这条路非常适合镇江农业,无论草 莓种植还是葡萄园建设,无论倡导有机农业圈还是推广有机稻米种植,他都是瞄准市场推广农业技术,以提高农民收入为前提。陈生荣说,“有志者事竞成”,赵亚 夫做事有一种持之以恒的精神,这才是他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干成事业、得到农民认可的一个原因。
  市农林局园艺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费宪进:
  “我和赵亚夫有所接触,他给人的感觉,既不像学者,也不像官员,倒像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谈到对赵亚夫的感觉时,市农林局园艺处费宪进 说,说官员,赵亚夫位居副厅职位;论学者,他是正高职称,但他把自己当成了一名农民,“情系农民,俯下身子为农民服务,真心实意为农民谋利益。”
  费宪进说,自己最佩服赵亚夫有创新的意识,带着感情为农民服务,做事敬业认真。
  在我市农业科技单位中,当时身为市农科所所长的赵亚夫首先打破科研单位的“铁饭碗”,让所里的科技人员逐一沉下去,与农业生产基地挂钩,将 科研与为农服务的实绩相结合,以此评定业绩。现在看来,赵亚夫当初的改革措施已经有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带领老区农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费宪进说,自己也是一名农技人员,但与赵亚夫相比,有许多值得向他学习的地方,尤其在两个方面更有必要:一是用世界的眼光来审视镇江农业的 发展,认真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的农业技术,增加农民收入;二是甘当农民中的一员,并在其中起领头作用。就是要像赵亚夫那样: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 农民销,实现农民赚。
  市科技局农业科技处沈晓昆:
  沈晓昆从事农业科技管理工作至少15年了,经常与赵亚夫一同走进田间地头。他说,赵亚夫是镇江千千万万献身农业、心系农民的农 业科技工作者中的杰出代表。赵亚夫和其他一些农业科技工作者,将原来与日本人士的私人交往扩大为政府间的合作,而且领域不断拓展,从原来的草莓等应时鲜果 扩大至稻米、畜牧业等,前不久召开的中日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推广会就是一个显著的成果。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韩方岸:
  韩方岸阅读完报道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说,赵亚夫用科技研究促进了镇江的农业发展,到日本研修一年,吸收了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自身的 创新思想也有了很大提高,并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了适应镇江丘陵山区栽培的农作物。“要知道一样的庄稼,不是在哪儿都能长得好的”,草莓、葡萄、有机水 稻……从引进良种到在镇江这片土地上结出累累硕果,其中所吃的辛苦不言而喻。而且,赵亚夫多年的惠农实践体现了可贵的自主创新思想,这对于各个行当的科技 工作者都有借鉴作用。
  韩方岸还表示,该系列报道是对在镇江各个领域潜心研究、并为各个行业发展作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的一种鼓励与激励。
  市卫监所主任医师刘远:
  看完连续报道后,刘远一连说了三个“感动”。首先感动于赵亚夫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表现出来的高风亮节。刘远说,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应该是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而赵亚夫做到了这些。其次感动于赵亚夫勤奋踏实的科学态度。报道中的几个鲜活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8 年行车近40万公里,平均每年绕地球一圈还多;他与农民的“约会”已长达46年,每年他在农村的时间都在250天以上……刘远说,赵亚夫一生的绝大部分时 间都花在了田间地头,虽从报道中没有看到有关他的论文、职称的描述,但他的科研成果已经明明白白地写在了农田里。第三感动于赵亚夫的淡泊名利。他为广大农 民增收数以亿计,如果谈专利、谈入股的话,赵亚夫应该已是千万富翁,但他依然是一位靠工资吃饭的退休老人。
  刘远认为,赵亚夫的事迹,值得每一位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学习,学习他扎根基层、深入现场的务实作风,学习他专心致志、心无旁物的研究态度,学习他淡泊名利、终身惠农的高尚情怀。
  敬佩•感动•激励
  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田剑:
  “他仿佛是一坛陈醋,愈摆愈香!”田剑这样评价赵亚夫。
  田剑告诉记者,这几天来晚报对赵亚夫同志的报道震撼人心,引起了高校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谈起赵亚夫的先进事迹,田剑认为,至少可以带给高校科研工作者三点启示。
  首先,赵亚夫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值得所有人学习。田剑表示,作为一位上世纪80年代初从海外学成归来的学者,作为农业财富的创造者和农民致富的引路人,赵亚夫本可以凭借自己所引进的项目和创造的价值,轻轻松松成为千万富翁。然而他却放弃了这一切,将毕生精力奉献给茅山老区的农业发展上,这与学术界出现的追逐名利的浮躁之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次,赵亚夫心系“三农”的奉献精神也值得推广。田剑说,“国以民为本”,民生问题是社会发展中最大的问题。作为一位地市级领导干部,赵亚夫每年走在田头的时间平均超过250天以上,这种扎根农村,发展高效农业,为农民朋友致富奔波劳碌的奉献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对于高校科研工作者来说,不应整天在实验室或是电脑前呆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自身的一份力量。
  最后,赵亚夫求真务实的科研作风也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应该学习的。田剑说,赵亚夫虽然不是出身名校,也没有傲人的学历,却凭着一份理想与信 念,用毕生精力始终走在农业科技的前沿,把学术科研论文“写”在广袤的田野上。这种从实践发现问题,加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以解决民生问题的 科研作风,是值得每位科研工作者学习的。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事实上,不仅做一辈子好事难,做一辈子别人都不看好的事情也很难。
  连农民都不看好农业,赵亚夫却用他40多年的执著,找到了一条农业的希望之路。
  在赵亚夫事迹的采撷过程中,记者不止一次被那些看似平常,实则不易的镜头、事例所感动,尤其是他在普通老百姓中 的口碑,让我们再一次认识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什么叫做“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而感动之余,我们也一直在琢磨和探究赵亚夫身上的时代精神及其个 人特质。
  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他用自己的才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农民的财富神话,自己则过着普通公务员的生活。
  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他从未让农民产生心理距离,永远把他当作知心朋友。
  ……
  亚夫是个执著和有坚定理想的人,一旦看准了目标就敢于长期坚守,永不言败,正是这种性格和精神成就了他对“三农”所作出的贡献。
  1958年,即将毕业于省常州中学的赵亚夫凭着对自己文科基础的自信,填报了复旦大学新闻专业,可偏偏命运弄人,由于当时政治形势的变化和信息的闭塞,赵亚夫失去了当记者的机会,最终高分低就,被迫选择了宜兴农林学院。
  宜兴农林学院是为开发江苏丘陵地区农业而设,而此时,赵亚夫还不知道40年后他会成为江苏丘陵地区农业开发的代表性人物。
  赵亚夫是农民的儿子,出身农家,农学为业,他谙熟农民的思维、农民的习惯、农民的局限和与农民打交道的方法。
  在学生时代,赵亚夫学会了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工作思路,这一工作思路被他延续至今,甚至,在十年“文革”期间,他也没有放弃。
  “文革”时代,别人都去“闹革命”了。赵亚夫却怀揣两个烧饼天不亮就往农村跑,一跑就是20多里,与农民一起劳动,查看农作物长势。下午4点多,他离开村子,继续上路,天黑前赶到下一个公社。就这样,十年动乱结束了,原镇江地区300多个公社也被赵亚夫跑遍了。
  “文革”前,赵亚夫还是镇江农科所一名默默无闻的农技员,“文革”结束后,他已成了小有名气的农业专家。
  但促使赵亚夫一辈子扎根田头的并非只是对农民朴素的感情,而是他对中国“三农”现状的理性思考,以及立志改变现状的决心。
  1982年,赵亚夫等人去日本学习水稻栽培技术,但赵亚夫却一眼相中了日本的草莓种植。
  赵亚夫1961年参加工作,从事农业已有46年,1982年是个分界线。那一年,他接触到了日本的现代农业,从此,他将前20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工作思路与从日本引进的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技推广道路,改变了丘陵地区农业、农民和农村面貌。
  亚夫是个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人,潜心做事,不求回报,清正廉洁,甘之若饴,正是这种高尚的人格和官德为他赢得了交口赞誉,在群众中树立了很高威望。
  在句容乃至镇江市,赵亚夫是远近闻名的“财神”,可他自己多年来却对“财”字始终保持着淡漠、清醒的态度。有人说,如果赵亚夫想发财,凭他这么多年来所搞的项目,只要稍稍表示一点“意思”,赚个上千万是小意思。
  事实也确实如此,赵亚夫从事农业科技工作46年,担任领导职务20多年,经他主持、经手的项目经费数以千万计,他对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贡献数十亿元,可他从来不把这些当作个人进行“等价交换”的资源,也从不为自己或小团体“作稻粱谋”,在职时,他拿的是公务员工资,退休后,享受的又是普通的退休金。
  一个普通的茶几,一套普通的沙发椅,一台普通的电视机,没有高等音响,也没有木地板。这就是赵亚夫的家。女主人黄宝华告诉记者,家里已经近10年没有添过家具了。
  黄宝华也是农技人员,退休在家10年了。退休前,两人都常年驻守农村,聚少分多;退休后,黄宝华与赵亚夫相聚的时间仍然很少。赵亚夫每天早上6点起床,早饭后就往农村跑,回来吃过晚饭,看过新闻联播就一头钻进书房看书,直到深夜。一周之中,只有周日能在家里呆一个上午,因为那天是小孙女来家的日子。
  黄宝华说:赵亚夫就是一个住在城市的“农民”。
  为赵亚夫做了8年司机的陶大友,外表与种田人一般模样,还能说一口流利的乡间土话。8年来,他汗水洒了不少,“油水”一点也没捞到。
  很多城里人都到赵亚夫扶持的果园里体验过农家乐,黄宝华却从来没获得过这样的机会。
  在白兔镇,谁都知道没有赵亚夫就没有今天龙山湖村的生态果园,可很少有人知道这样一个细节:果园的果子已经旺销两年了,赵亚夫却从来没有带回去过一个果子。
  农民需要技术、遇到困难时,他随叫随到;技术结出了成果,农民有了收获,他则悄然离去。他总是说,果子是农民的血汗。事实上,农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赵亚夫的辛勤劳作,再多的汗水也难以变成香甜的果子。
  亚夫是个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人,他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始终走在“三农”战线的前沿;他善于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国外先进技术“洋为中用”,正是这种勇于开拓、不懈追求的精神使他成为深受广大农民喜爱并崇敬的“草根农技专家”。
  与赵亚夫合作共事过的人都了解,他不善言辞,却敏于行动;表面憨厚,却内藏睿智;不喜形于色,内心却充满激情;一条牛仔裤,一个双肩包是他常年不变的“行头”。
  经有很多记者采访赵亚夫都问了一个共同的问题:你让农民到底增加了多少效益?
  事实上,即便是像葡萄大王方继生这样的“农民明星”,一年的纯收入也不过四五万元,与传统农民比,这个数字相当可观,但仍然无法与走工业道路的乡镇企业家相比拟。
  赵亚夫的价值不在这里。
  我们需要农业。没有农业,不仅农民、市民无法生活,国家也无法持续发展。但改革开放近30来,随着城市经济、工业经济的迅速膨胀,许多农民都不再对农业抱有希望。
  在支农政策逐年加强的基础上,赵亚夫等人通过20多年的摸索,在句容为农业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不仅让热爱农业的农民不再寒心,还让不懂种田的市民开始下乡投资。
  赵亚夫的价值就在于他让农业看到了属于自己的希望。
  这条农业的希望之路还不宽敞,最大的障碍是人才。
  向赵亚夫的身后望去,有谁能像赵亚夫一样如此热爱和执著于农业、农村和农民?
  最好的人才上完大学进了城市,中等的人才通过打工留在了城市,留给农村的多为妇女、老人和孩子。农村的人才自造 能力已十分有限。事实上,赵亚夫辛辛苦苦闯出来的“戴庄模式”也正面临着“人才危机”:即将建成的加工厂找不到合适的厂长;城乡互动的直销模式已经确立, 但能够将这一模式推广到其他城市的销售人才则十分难得……
  赵亚夫的“课题”,仅有一个赵亚夫是不够的。
  所幸,又一批大学生即将走向农村,成为“村官”,但愿若干年后,能够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赵亚夫”,甚至超越赵亚夫的“赵亚夫”……
  如此,大片的镇江农村才能成为“希望的田野”。 
 
  万山红遍——记农民的朋友赵亚夫
  引 言   
  千百年来,贫瘠,一直和丘陵山区的土地相伴;贫穷,一直和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相随。进入新世纪,这个地区一天天发生着巨变:贫瘠正变成富庶,贫穷正变成富裕,高效农业成为致富一方百姓的通途。而这一切变化都和一个名字紧密相连:赵亚夫。
  今年67岁的赵亚夫从事农业科研实践近半个世纪,他用一颗紧贴农民的心,用一双扎根田地的脚,用一 个实用科技装备的脑,用一双放眼世界的眼,矢志不渝,一以贯之,成为开启山区农民致富的金钥匙。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他出色地完成了党对农民兄弟的承诺。作 为一个科技工作者,他出色地完成了科学对土地的承诺。
  一
  草莓成熟的季节,绵延的江南丘陵山区被染成了一片红色。“万山红遍”的壮观,数不清的粒粒硕果,发端于25 年前的20棵草莓苗。这20棵草莓苗远渡重洋,被一个叫做赵亚夫的中国农艺师带回,亲手种植在句容的丘陵山地上。这20棵小苗在山风中显得弱小与稚嫩,似 乎一阵风就能将它们吹倒刮走。可是,它们挺住了。因为,它们是绿色的。起初,它们只是毫不起眼的一抹绿色,很快,这些苗苗就滋蔓繁衍,绿色壮大了,在壮大 的绿色之中,又结出了鲜艳的红莓果实。飘着香气的绿与红,以一种夸张的姿态首次走进亘古不变的丘陵地貌。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发现家乡因此正欢 欢快快地走向富庶。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让我们先回到1982年。这是一个改革开放初期的年头,作为由8名成员组成的省农技干部研修组组长,赵亚夫带队东渡日本国,在那里进行为期一年的研修。研修的主要方向是稻麦栽培。
  一到日本,赵亚夫被震撼了。那是日本爱知县的渥美半岛,到处郁郁葱葱,山上有林,山坡有果,鲜花漫山遍野,洁净 的农舍掩映其间,清澈的溪水潺潺流动。“和江南丘陵山区类似的地貌,我们那里大多荒山秃岭,黄泥水伴着贫穷劳作,人家怎么会搞得这么美?”巨大的反差,令 赵亚夫心潮澎湃,难以平静。像这样的心灵震撼,赵亚夫还有过一次。1961年赵亚夫从宜兴农林学院农学专业毕业之后,作为省里开发丘陵山区的 主要农技骨干力量,他和全班50多名学生被分到全省各地的农林部门,并下派到农村蹲点,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大跃进浮夸风带来的惨痛后果,深深震撼了当 时赵亚夫年轻的心:山区农民太苦了,我一定要尽一生努力,改变农村的贫穷面貌。现在面对日本他所看到的一切,由震撼所刺激出来的这个梦想变得更加鲜亮:我 要尽其所能,帮助山区创造满山的树木,满坡的果林,满岗的鲜花,满田的优质稻米,让农民收获满屋的财富。
  此时的赵亚夫是江苏省首批获评的三个农艺师之一,也是刚刚上任的镇江农科所所长。他在此前的20多年里,主要从事稻麦科研,曾创造过江苏稻麦三熟制高产的记录。现在赵亚夫的内心已经十分明确:在这宝贵的一年时间内,我不仅要学到优质稻麦栽培的先进技术,还要掌握培植高效农业的真才实学,学习一切先进的农业管理技术,才有可能让自己的这个巨大梦想变成现实。
  日本房东近藤牧雄家的农场有300多亩稻麦,另有2亩多大棚草莓。正是成熟时节,草莓的诱人香味四 处飘溢。这种赵亚夫过去只在书本上知道而从未见过的红红的果子,又好看又好吃。“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在中国发展?”于是他自告奋勇地对房东说,我来当你的草 莓工吧。看着这个40岁出头的中年汉子,近藤牧雄答应了,随即辞退了两个女雇工。采摘大棚草莓,需要清晨四五点钟点着灯进行,这就决定了赵亚夫那段日子的 作息时间:深夜起床,上午下田,下午放假就去实验室,晚上研究整理技术资料。平时,一有时间就见缝插针地学习日语。除了到日本农协去听课,到图书馆学习, 近藤牧雄送给他一只小收音机,饭后一人一杯茶聊天,其实就是给赵亚夫更多口语练习的机会。勤奋好学,踏实能干,为人朴实,不仅得到近藤牧雄对他的信任,还 得到了房东母亲的疼爱:“谁让你让赵先生劳动得这样辛苦!”母亲这样责备儿子。其实他们哪里懂得赵亚夫的鸿鹄之志:他要为中国农民的致富勤奋努力。
  一年后,赵亚夫学成回国。他掌握了全套优质稻麦栽培技术,掌握了全套草莓栽种技术,带回了满满13箱农科书籍和资料,还和三个同伴“分工合作”带回20棵草莓苗。在上海海关,看到成箱子的农科书籍,海关人员不禁翘起大拇指:“你真是科学爱国,令人敬佩!”
  草莓苗带回来了,赵亚夫随即带领农科所人员投入试种,露天草莓第二年便在白兔镇获得成功。此后,他先后18 次去日本:带着农技人员,带着课题,到日本的田间地头实地学习考察;带着五位农民种植大户,和日本农民面对面交流,开阔他们的眼界。平时,他与日本友人保 持密切联系,不断学习和应用日本的先进农业管理技术。一批批高科技农业成果在句容的丘陵山区生根开花:冷藏育苗技术,使草莓提前一个多月上市;冬季大棚, 采用蜜蜂授粉,提高亩产量10%~20%;复合种养模式,改变了施肥方式;草莓、越光水稻轮作,改善了土壤……2003年,句容被国家授予“草莓之乡”。 随同草莓专家伊藤克已来这里考察的日本记者,在《朝日新闻》发表报道说:“江苏镇江20棵草莓变成草莓名产地——日中农业交流结出丰硕成果。”几十年来, 赵亚夫和他领导的农科所,平均每年消化引进新技术四项,每年获镇江市级以上科研成果两项,草莓、茶叶、葡萄、水蜜桃等应时鲜果在句容累计推广面积达到20 万亩以上,优质有机“越光”大米、有机水产品等超2.5万亩,农民直接增收26.5亿元。
  “代表当今国际一流的日本高效农业技术,是日本人花了一百年时间在吸纳欧美先进技术基础上完成的。我们向日本学,将之转化为中国农业的生产力,我们就可以大大缩短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赵亚夫用注视世界的眼光,高效率地加速了这个“缩短”的进程。
    二
    岁岁年年,在句容的田间地头,人们时常会看到一位身穿夹克衫、牛仔裤,戴着副眼镜的知识分子模样的人。他总是在地里察看作物长势,不时会掏出手机与农户联系,告诉作物当前该施肥、防治等事项,他就是赵亚夫。
  “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进而转化为生产关系,转化为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科技工作者就必须始终走进田间地 头,而决不能仅坐在实验室里。”赵亚夫不喜欢“纯理论式科研”。作为镇江农科所所长,他在全省第一个调整科研结构,所里60%的人员搞高效农业,40%搞 粮食。人,必须走到田间地头去,才能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他对农科所的工作原则提出了四句话:“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卖,实现农民富。”
  从日本回来不久,赵亚夫带领科技人员来到句容白兔解塘村蹲点,该村地处丹阳、丹徒、句容三县(市)交界处,对镇江的农业发展有辐射带动作用。
  推广新技术是一项“革命性”的运作,让那些种了一辈子水稻、小麦、油菜等常规作物的农民理解、接受直到行动是一 件非常困难的事。在获得白兔镇政府的支持后,赵亚夫动员村干部带头试种,并带领科技人员走村串户,说服动员农民,还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肥料,终于说服十 多户村干部和农民同意试种露天草莓。赵亚夫又与农民睡在了一起,从栽培、施肥、灌溉、防病、管理,每个环节都严格按标准操作。一个季节下来,露天草莓亩产 量达500多公斤,效益500~600元,超出了常规农作物的2倍。初见成效,不仅增加了科技人员的信心,也调动了农民兄弟的积极性,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现在句容部分农户草莓亩产已达到3000公斤,接近了日本亩产的平均水平。
  在解塘村蹲点示范的同时,赵亚夫还在探索推广农业技术、示范带动农民的新路子。依据省政府加快开发丘陵岗坡地、 建成一批新的农副产品基地要求,他推动建立了5个江苏省丘陵地区农业综合开发(句容)科技实验园,面积2300多亩。赵亚夫将之命名为“万山红遍”,希望 应时鲜果红遍万山。赵亚夫与外国专家担任顾问,不断引进、吸收日本与欧美新品种新技术,在园区内搞技术集成,试种不同类型的农产品。
  东瀛学艺造福乡亲  一腔热血效命三农
    农民的信任很金贵,也很慷慨:赵主任让我们种砖头,我们都干!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农民对赵亚夫几近迷信的信任,不是没有理由的。
  20多年来,赵亚夫的农业科技项目到哪儿,富裕就到哪儿:1986年,赵亚夫带着草莓来到茅山老区,于是茅山老区第一批楼房竖 起来了,农民们亲切地称它们为“草莓楼”;1989年,赵亚夫带着巨峰葡萄来到春城,于是春城丁庄周边乡镇有了3000多亩葡萄,1万农民受益; 2006年,赵亚夫带着有机农产品来到了戴庄,于是,这个曾经是句容最穷的村,一年后200多户纯农户户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2008年,可望达到 8000元,戴庄变脸成了“小康村”,创造了中国农村的一个奇迹……
  草莓、葡萄、无花果、有机米……赵亚夫推广一个成功一个,而且总是“拨亮几盏灯,照亮一大片”。20多年来,赵亚夫和他的同事们将近百项农业科研成果教给了农民,在丘陵山区推广种植了180万亩的应时果品,给农民带来了25亿多元的收益。
  “北有袁隆平,南有赵亚夫,一个抓高产,一个抓高效。”——《香港商报》。20多年来,赵亚夫引领着农民,踏出了一条适合丘陵山区农民致富的高效农业之路。
  1982年,赵亚夫作为镇江农科所的第一批研修生赴日本学习。走出国门,看到了与发达国家农业的差距,身为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赵亚夫,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这趟日本之行,是赵亚夫人生的新起点,从此,赵亚夫改变丘陵山区农民命运的梦想插上翅膀。
  站在日本爱知县渥美半岛的山坡上眺望,看到满山坡的果蔬、花卉,连片的温室大棚,还有漂亮舒适的农舍,赵亚夫的眼眶湿了,他想到了家乡的农 民。他是农民的儿子,他了解农民的困苦;他是位农业科技工作者,他有责任让家乡的农民摆脱贫困。就是在这个山坡上,他许下了一个愿望,要让眼前的景象在家 乡重现。
  长期从事丘陵山区农业技术开发的赵亚夫深知,靠种水稻、小麦、油菜等传统农作物,农民不能尽快致富,必须走新技术-新品种-高效益的路子。日本的土壤、气候等与江苏有太多的相似,他们的成功经验很值得“拿来”。
  他首先成功地“拿来”了草莓。
  在日本爱知县的一个农户家,他结识了草莓,“带回国让农民种肯定有销路”。他放弃了原来专攻的小麦、水稻专业,痴狂地钻研起草莓。
  爱知县这个农户家的两亩大棚草莓地成了赵亚夫的试验场,他揽下了草莓地的所有活,锄草、施肥、摘果,想方设法摸透草莓的习性。考虑到国内大棚种植的条件还不具备,他又向主人另外申请了两分地,试验露地草莓种植。经常干完了农活,他还要赶往30公里以外的爱知县农业试验场园艺研究所,就草莓种植技术请教专家、查阅资料。赵亚夫的勤奋与钻研,征服了日本同行,博得了他们的尊敬和认同。  
  一年后,赵亚夫带着研究所专家赠送的20棵草莓苗,同时带着一身草莓种植技术回国了。
  在上海机场入关时,赵亚夫不寻常的行李让海关工作人员肃然起敬:整整13箱草莓种植技术书!人们不禁竖起了大拇指:人家出国都带彩电、冰箱回来,你带科技书籍,真是科技报国,了不起!
  回国后,赵亚夫倾尽心力地开始了繁苗。上苍也为他的精诚所动!繁苗不仅获得成功,而且创造了奇迹:两年成功繁育了20万株草莓苗。
  1984年秋天,赵亚夫带着他的草莓苗,更带着他致富农民的热切希望,来到了科技成果推广点——白兔镇解塘村。
  种了一辈子水稻、小麦、油菜的农民,接受不了草莓。种砸了怎么办?赵亚夫带着科技人员走村串户,动员村干部带头试种,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肥料。终于,10 多户村干部试种的10亩草莓下地了,赵亚夫也不回家了,他不能让这10亩草莓有一点闪失。因为它们承载着自己的梦想,更承载着多少农民致富的渴望。他吃住 在示范户家里,从栽培、施肥、灌溉、防病、管理,每个环节严格按标准操作。来年收获时,农民乐了,农民服了:亩产1000多斤,效益500-600元,超 出了常规农作物的两倍。初尝甜头的农民,看到了致富希望。1987年,白兔草莓种植面积迅速增加到7000多亩。
  露地草莓成功种植后,赵亚夫又带领农民种植温室草莓,使草莓的收获期延长到8个月。由于产量高、品质好、上市时段好,草莓的身价翻了好几倍,每亩收入达到1万元。
  如今,草莓已落户镇江20多个年头,句容市草莓种植已成为句容农业的支柱产业,年均增加农民收入2000万元以上。2003年,句容被国家授予“草莓之乡”称号。
  茅山脚下,一幢幢“草莓楼”竖起来了。草莓种植大户、农民劳模纪荣喜说:没有老赵就没有白兔草莓、没有“草莓楼”,白兔农民感恩于心。
  莓种植户王柏生的草莓连续三年亩产达到7500斤,纯收入超过2万元,这个业绩让日本同行一次来镇交流时惊诧不已——超过日本亩产平均水平。尝到上佳的口味,日本同行更是惊叹。请教秘诀,朴实的王柏生说:是赵主任点拨养了5头羊。
  近年来,赵亚夫倾力推行有机草莓种植方式,倡导农民用高效优质的有机肥培养地力。赵亚夫给“柏生草莓合作社”送来了5头波尔山羊进行繁育,教农民用草莓叶饲养山羊,羊粪堆积在田边发酵生产有机肥。这种有机肥大量使用后,草莓田的地力猛然增长。草莓种植户平均增产1000多公斤。农民说:5头羊给他们带来了成倍增长的经济效益,这得感谢赵亚夫主任啊!
  拿来+创新,赵亚夫通过技术集成,形成了一套适合丘陵地区的循环高效农业开发模式:1亩大棚草莓+2只羊;大棚草莓与越光水稻轮作;有机水蜜桃园,放养草鸡或“梅山猪”……如今,赵亚夫的一套循环高效农业开发模式已在句容乃至江苏丘陵山区遍地开花。
  已近古稀的赵亚夫,思想的开放和不断的创新,让他的同事和后辈都敬佩不已。“我与亚夫相识30年,相知20年,敬佩他10年”,句容市农开局副局长王润芳说。
  赵亚夫的眼睛不断瞄准国外先进技术。20多年来,以他为“班长”的镇江农科所一班农业科技人员,通过不断出国研修、考察访问及 接待国外来访、订阅国外书报杂志等手段,及时掌握重点国家和地区、重点专业领域有关科技情报和农产品市场信息,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这条捷径大大提高了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加快了丘陵山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一位外国专家在考察了句容现代农业后,感慨地说:赵先生将你们的农业生产水平提前了10年。
  亚夫是个“投入”的农业专家,他也最欣赏“投入”的农民。方继生为其中之一。1990年,赵亚夫多次途经春城时,一小片葡萄园 引起他的注意,虽然那葡萄架还不太规范,但赵亚夫判断,那是个肯动脑筋的农民干的,因为当时架种葡萄在句容还是第一例。他禁不住下车,要见见那位农民。当 天未曾谋面,赵亚夫留下了名片。那个农民就是方继生。此时的方继生已自己捣鼓了葡萄好几年,正苦于不得其法。拿着赵亚夫的名片,方继生第二天便来到农科所 求教。在赵亚夫和曾两度赴日研修葡萄的研究员芮东明的辅导下,方继生的正规化葡萄园建起来了,几年后,成了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大户,还带动了周边地区 3000多亩葡萄种植基地的形成,“老方”葡萄叫响了。方继生忘不了赵亚夫,春城周边几百户葡萄种植户忘不了赵亚夫。方继生说:“老赵是推广农业新品种、 新技术的热心人,是农民的贴心人。”在赵亚夫看来,这些发自农民肺腑的朴素话语,是对他的最高奖赏。
  在赵亚夫的引领下,农科所一批又一批科研人员走出实验室,深入田头,走进农户。赵亚夫带出了一支务实的农业科研队伍,更造就了王柏生、纪荣喜、方继生、杨德林等一批学科技懂技术的现代骨干农民。
  25年后的今天,赵亚夫站在茅山之巅,俯瞰那一片片初具规模的经济果林,无比欣慰。他25年前在日本爱知县渥美半岛山坡上许下的那个愿望,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他梦想着的那幅景象正一幕幕叠现在家乡的大地上。
  他是一位常年工作在农业科技战线上的专家,德高望重,业绩卓著,成果斐然,荣誉等身。
  他是一位在镇江市家喻户晓、在全省也有相当知名度的人物,他对镇江农业和农民的直接贡献以数十亿计,茅山老区农民致富项目全都与他有直接或间接关系;
  他是一位地市级领导干部,可每年走在田头的时间平均超过250天以上,他所结交的农民朋友遍及镇江各个乡镇;
  他是一位被外国人当作“合作桥梁”的挚友,得到外国同行的充分尊重和信赖,许多项目只要他出面,往往能够得到无私和无偿的帮助;
  他是一个年满66岁、已经退休的老人,但他从来没有在家闲过一天,依然成年累月和他的农民朋友在一起,依然在为改变农村面貌、改善农民生活而殚精竭虑。
  他并非出身名校,也没有傲人的学历,却凭着一份理想与信念,始终走在农业科技的前沿,他把学术科研论文“写”在广袤的田野上,以自身的真才实学赢得了所有人的承认和尊重;
  他不善言辞,却敏于行动;他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专家,但他的双脚和目光从来没有离开过田埂,茅山老区每一个农业项目的背后都有他的身影,而他提出的每一个建议,无一不以农民致富为目标;
  他是农业财富的创造者,是农民致富的引路人。如果以他所引进的项目和创造的价值作为“股份”,他可以轻轻松松成为千万富翁,可他至今只是一个领取退休工资的普通干部;
  他,就是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镇江市农科所原所长,江苏省劳动模范、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著名农学专家赵亚夫!
  双脚站在田埂上,身子扑在农民中,全心帮助群众富,一生无憾效民生。
  这,就是赵亚夫大半辈子的人生写照,也是他引以自豪、乐此不疲的奋斗事业。
  46年,他奔波忙碌在田野地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辅导农民学,帮助农民赚,全心全意、始终如一,默默奉献,无怨无悔;
  46年,他秉持坚定信念,执着、充满激情地投身造福农业、改变农村的实践,建言献策、亲历亲为;
  46年,他勇于创新、勤于探索,不断总结“三农”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适合丘陵地区农业发展、农民致富的新途径、新方法,为改变茅山丘陵山区面貌作出了巨大贡献;
  46年,他公而忘私、勤奋敬业,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胸怀和抱负,在农民群众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和威信。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