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保经济增长应是当前宏观调控首要任务

保经济增长应是当前宏观调控首要任务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一是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放慢,导致我国出口遇到困难。二是国内接连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特大地震等罕见自然灾害,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三是受世界市场石油和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攀升、国内部分农产品供应短缺的影响,我国通货膨胀上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由于实行正确的宏观调控政策,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克服各种困难,我国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总体形势良好
  经济摆脱过热风险,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0.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达到宏观调控预期效果,经济已经摆脱转向过热的风险,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从历史比较看,10.4%的增速既高于改革开放以来29年年均9.8%的增速,也高于21世纪前7年10.2%的平均增速。从国际比较看,上半年我国GDP的增速是世界上最快的。特别是农业实现连续5年增产后,今年夏粮丰收,秋季作物生长良好,成为增加供给、稳定国内价格的重要保障。
  国际贸易失衡状况有所改善。最近10多年来,我国国际贸易顺差持续扩大,增加了国内流动性,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同时还增加了与贸易伙伴的摩擦。因此,逐步实现国际贸易平衡已成为目前我国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目标。今年,随着出口增长有所放慢,进口增长显著加快,我国贸易顺差比去年将有所减少。1月~8月我国出口9376.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4%,增幅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进口7856.9亿美元,增长30%,增幅同比提高10.4个百分点;累计贸易顺差1519.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2%,净减少100.8亿美元,国际贸易失衡状况有所改善。
  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1月~7月,全国财政收入40881.71亿元,同比增长30.5%。前5个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9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9%,增速虽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仍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上半年,在石油和煤炭价格不断升高的同时,我国对成品油和电力价格实行严格管制,导致石油加工行业严重亏损、电力行业实现利润大幅度减少,这是今年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若扣除石油加工和电力行业,其他37个工业部门实现的利润同比增长率依然高达38.4%,表明我国工业企业经济效益良好。此外,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不断推进,上半年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9%,降幅比去年同期和今年第一季度分别扩大0.12个和0.28个百分点。
  通货膨胀得到初步控制。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现加速提高势头,对宏观经济的稳定较快发展构成威胁,也严重影响了广大中低收入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控制通货膨胀的过快上涨,中央政府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从紧的货币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从最近4个月的情况看,通货膨胀正在得到控制,从5月开始,CPI同比增幅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由4月的8.5%逐步下降到8月的4.9%。1月~8月的CPI同比增幅为7.3%,比1月~4月下降了0.9个百分点。随着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回落和国内农产品供应状况的改善,加上去年下半年价格基数比较高等原因,今后4个月CPI同比增幅将会继续下降。
  经济增长继续下降的风险上升
  尽管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总体状况良好,但是,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趋势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继续下降的风险上升。
  国际经济环境恶化。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今年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慢。联合国预测,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2.8%(按照汇率折算),增幅比2007年下降1个百分点;世界进口总量增长6%左右,增幅比2007年下降1.2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3.7%(按照购买力平价折算),增幅比2007年下降1.2个百分点;全球进口量增幅比2007年下降1.3个百分点左右。最近,继美国财政部对房利美、房地美实施行政接管后,声名赫赫的华尔街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证券被收购。随后,保险巨擘美国国际集团也向政府求援。美联储随即宣布,将借给美国国际集团不超过850亿美元的应急资金。美国政府对市场的一系列干预行动表明,次贷危机对美国和全球经济的影响还远未结束。受其影响,2009年世界经济也将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并导致全球进口需求疲软。
  国内投资需求增长进入下行通道。针对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经济偏热等问题,从2003年起我国持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紧缩政策的效果在2005年后开始逐步显现,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2.1%,增幅比2005年下降1.9个百分点;2007年实际增长20.3%,增幅又比2006年下降1.8个百分点。今年1月~7月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又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7个多百分点,呈现加速下降的态势。若不及时出台刺激国内需求增长的政策措施,经济增长继续下降将是不可避免的。
  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制约了消费增长。今年前两个季度,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06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同比增长6.3%,增幅同比下降7.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10.3%,增幅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收入增长缓慢必然制约消费增长。1月~6月,城镇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5490.3元,扣除价格因素,比去年同期实际增长5.6%,增幅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1485.3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4%,增幅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也是制约农民消费支出增长的一个原因。而上半年国家财政收入34808.2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同比增长22.7%,大大快于居民收入增长,表明国民财富快速向政府集中,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继续下降。
  房地产价格有下跌的危险。宏观经济形势与房地产市场景气度密切相关。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导致其经济陷入10多年的衰退。2006年美国房地产价格下跌引发次贷危机,导致其经济滑到衰退边沿。因此,为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国应千方百计防止房价出现大幅度波动。统计数据表明,2005年7月~2008年7月,我国新建住宅价格年均上涨8.3%,低于同期GDP增长率,也低于居民收入增长率。
  因此,我国并不存在全国范围的房地产泡沫。但是,过去几年我国一些大城市的房价逆国家宏观调控方向而动,持续大幅度上升。最近几个月,我国一些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无论是价格水平还是成交量都出现了明显下降,对经济的稳定增长构成潜在威胁。
  股市低迷对消费产生负面影响。自去年10月中旬以来,我国股市指数持续下跌,已由当时的6124点跌到了9月18日的1800多点,股民手中的股票大幅度缩水。这也是上半年居民消费支出增长下滑的一个原因。若股市进一步下滑将会严重影响股民的信心,制约居民消费增长。我国经济需要一个稳定健康发展的股票市场,因此,政府应关注股市的变化,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和必要的市场干预促进我国股市健康发展。
  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
  7月、8月两个月的主要经济指标变化趋势表明,经济增长速度继续下降的风险明显加大,因此,我国应把防止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下降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像1998年一样,除了适度放松货币政策外,还需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把刺激国内需求增长作为保经济增长的着力点。
  第一,大力刺激消费增长。1979年~2007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8%,其中2003年~2007年年均增长10.8%。据此判断,目前我国GDP增长率保持在9.5%~10%比较合适,因此此次调整过程中GDP增长率最好不要低于9%。去年我国GDP增长11.9%,其中消费拉动4.7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拉动4.6个百分点,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2.6个百分点,表明国内需求拉动GDP增长9.3个百分点。今年受全球经济增长放慢的影响,我国出口遇到困难,货物出口增长率将会降低。与此同时,我国进口则保持比较快的增长。今年我国货物贸易顺差将小于去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可能降为负值。因此,即使消费和投资保持去年同样的增长速度,今年GDP(按照支出法核算)增长率也将低于9.3%,更何况投资和消费的实际增长率都有所下降。根据目前的经济走势判断,今年第四季度我国GDP增长率很有可能下降到9%以下。若不尽快出台强力刺激国内需求增长的措施,在强大的惯性作用下,明年GDP的增长率可能下降到8%左右。
  因此,为了使经济能够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需要尽快出台刺激国内需求增长的政策措施,并把重点放在刺激消费增长上。一是刺激消费增长可以提高消费率,使已经严重失衡的投资和消费比例逐步得到调整,促进消费和投资协调拉动经济增长。二是有利于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刺激消费增长的关键是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健全收入增长机制,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是近年来我国的基本政策取向。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已成为我国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目标选择。今年以来,我国开始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坚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并着手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健全和落实最低工资制度等。但是,今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收入实际增长率却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一方面表明需要进一步加大贯彻落实这些政策的力度,另一方面表明更需要政府出台促进居民收入增长的新政策。
  第二,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一个合理的增长速度。鉴于目前我国消费还没有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最主要推动力,为保经济增长,在刺激消费增长的同时,还必须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一个合理的增长速度。
  公共投资要保持一个合理的增长速度。统计数据显示,1月~8月我国的新开工项目(50万元以上)计划总投资53229亿元,同比增长2.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比去年同期下降6.8%左右,预示今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将会继续明显下降。为了防止投资增长速度下降带动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下降,政府需要适当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以使其保持合理的增长率。我国正处在大规模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加强城市住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各级政府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时启动一些重要的建设项目,以支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不过度下降。
  全面推行增值税转型,刺激企业投资增长。进行此项改革后,增值税的减收可以转化成企业利润,通过增加企业所得税得到部分补偿。与此同时,此项改革还会鼓励企业扩大投资,推动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促进企业技术改造,有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我国经济系统具有很大的惯性。当经济增长进入上升期后,要止升企稳,不但需要及时出台紧缩政策,而且也需要一定的调整时间。而当经济增长进入下滑通道后,要使经济增长止跌企稳,同样,不但需要及时出台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而且也需要一定的调整时间。根据以上对当前经济形势及其走势的分析,笔者认为,为了使我国经济能够保持9.5%~10%的增长,当前需要尽快出台刺激经济增长的一揽子政策。  
www.ctaxnews.com.cn 2008.09.24   梁优彩

TOP

通过促进消费保持经济增长      
    www.ctaxnews.com.cn 2008.09.24   满岩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适度,但继续下滑的趋势明显。今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10.4%。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经济景气数据显示,7月的工业生产指数、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工业企业利润、金融机构各项贷款等主要指标都回落到代表稳定状态的“绿灯区”。根据目前的经济走势判断,预计全年GDP增长9.6%左右。从静态看,近期我国GDP保持在9.5%~10%的增速是比较适度的。但是,从经济平稳运行的角度看,若GDP增速从2007年的11.9%下降到预计的2008年的9.6%,降幅达2.3个百分点,则下滑速度稍快,经济运行的稳定性略显不足。另外,考虑到我国经济系统具有比较大的增长惯性,一旦形成了加速下滑的趋势后,短期内扭转这种趋势难度较大,而且付出的成本也会较高。因此,当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还要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但是,“保稳控价”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第一,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和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压力制约投资规模的扩大。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在今年3月突破10%,达到11%,7月达到15.4%;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今年7月同比提高10%,8月达到10.1%;投资品价格指数上半年的同比涨幅达到11.3%。虽然9月后,在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和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下跌的共同影响下,这些价格指数的增幅将会逐步下降,但价格水平仍将保持高位运行。在这种状况下,不可能采取类似1998年大规模扩大投资的方式来保持经济增长,因为投资规模扩大后,将加剧生产资料和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另外,目前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如果扩大投资规模,必将使钢铁、水泥、铝合金等高耗能产业扩大投资,增加产量,不利于“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第二,加剧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调。1998年为了保证GDP增长8%,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发行长期建设债券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带动经济增长。接下来几年的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率持续攀升,由1998年的26.4%持续攀升到2003年的63.7%,而最终消费的贡献率由1998年的57.1%逐步下降到2003年的35.3%。投资与消费比例的失调加剧了经济结构的失衡,主要表现是:前几年的投资高增长,造成当前生产资料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大部分终端消费品供过于求;出口高速扩张,导致国际贸易失衡,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急剧增加,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制约。因此,在投资与消费比例已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当前不可能通过大规模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
  第三,受财力约束。今年我国投资的美国国债价格大幅缩水。因此,今年国家财政决算收入的增速可能会低于去年32%的水平。而且我国在2000年~2006年,财政赤字都是2000多亿元,只是2007年才略有盈余704亿元。今年在地震灾后重建、保证农产品供给等方面增加的支出比往年多。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收入能够用于稳定经济增长的部分比较有限。
  在上述诸多条件的限制下,通过大幅扩大投资规模促进经济增长不可取;在全球经济增速下降、外需减弱的情况下,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降,预计今年将降为-2%。因此,在稳定投资增长、防止出口增长大幅度降低的同时,应通过促进消费来保持经济增长。
  为此,一要改变初次分配的比例,促进消费率的提高,使居民更多分享经济高速增长的利益。1991年~2007年,我国GDP按可比价计算的年平均增速为10.4%,而居民收入在此期间的平均增速不到10%。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由1991年的62%下降到2007年的49%。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在80%左右,全球平均比例约为77%。可见,我国提升消费的空间很大。1997年~2007年,我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由1997年的63.5%下降到2007年的49.6%。与此相反,政府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则呈现快速提高趋势,由1997年的10.5%提高到2007年的19.6%。企业的利润总额占GDP的比例也由1997年的2%提高到2007年的8.8%。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经济增长的利益更多地被企业和政府分得。因此,三大需求主体的分配比例应逐步调整,主要是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
  二要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中低收入人群收入。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提高7.9%,虽然下半年的CPI涨幅将下降,但食品的价格仍处于高位,已经使居民特别是收入较低的群体明显感到生活开支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继续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间接增加居民收入,能够缓解物价上涨给居民带来的生活压力。
  三要取消对企业的补贴,增加对低收入人群的补贴。逐步理顺资源产品价格,取消对能源企业的补贴,将补贴转向低收入人群。这既可以促进资源和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四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改善消费预期。虽然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对医疗、教育、养老等保障体系的支出也在不断增加,但是财政支出在这类支出总额中所占比重依然不大,不利于改善居民的消费预期。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