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经济增长有望加速 调结构势在必行
2009年11月06日 07:24:16 来源:新华网综合
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发挥着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有效的作用。图为进入合龙阶段的京沪高铁淮河特大桥主桥。新华社图片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昨日正值国务院提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一周年。一年来,我国经济向好态势十分明显,前三季度GDP增速达到7.7%,全年“保八”已无悬念。在为已取得成绩欣喜的同时,社会各界也开始更多地关注明年经济的走势。
在昨日举办的“后危机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反危机一揽子计划实施一周年高峰论坛”上,多位专家表示,明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增长态势,而在保增长的同时,调结构、防通胀也应成为未来经济工作的重点。
明年经济或加速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表示,对明年经济发展的总体判断是谨慎和乐观的,因为经济运行中还是有一系列比较积极的因素,虽然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放慢以后,投资增长的速度会有所回落,但是幅度不会太大,仍然会保持适当的发展态势,“明年经济增速总体上将形成前高后稳格局。”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也认为,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不断加快,相信四季度会更高,明年也不会低,逐步加速是必然的,至少能看到连续几个季度的增长。他认为,今年GDP增速会低于去年的9%,但是明年还会加速增长。
“明年的GDP增长应该会出现两位数,增长水平应该保持在前30年平均的9.8%左右比较好。”陈东琪指出。
具体到“三驾马车”在明年的表现,刘世锦预测,出口增速在年底的时候可能会“转正”,明年可能会有8%-10%的增长。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认为,从现有形势分析,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都比较平,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回不到前几年的水平,因此,未来经济的增长主要还是依靠投资。
让消费发挥更大作用
对于经济运行中暴露出来的内需结构不合理和投资结构待优化问题,专家们纷纷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指出,总的来说,世界经济复苏还是缓慢曲折的过程,还是要把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点放到扩内需上来,“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的95%是靠投资拉动,因此,我们还是要努力扩大消费,千方百计解决问题,努力扩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让消费发挥更大的作用。”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范剑平也指出,在“保八”已无悬念的情况下,下一步要更加注重经济回升的质量,政府投资不应继续大铺新的摊子,应把工作重心放在进一步激活民间消费和投资方面,切实将经济回升动力切换到自主性增长上来。“政府投资刺激效应必然逐渐减弱,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实现增长动力由政策刺激内需增长向自主性内需增长的切换。”范剑平指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也认为,未来经济发展需要注重两个问题:一是为经济复苏和健康发展寻找新的科技基础;二是要通过投资结构的调整来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首要任务是要调整投资的结构,要优化投资结构。”李扬说。
应稳住通胀预期
专家们也纷纷就如何管理通胀预期发表了看法。姚景源认为,现在我们已经取得了保增长的决定性成果,未来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调结构和防通胀上来,“四季度或者明年,我国经济发展不要再追求过高过快的发展,应该把调结构放到重要位置,只要我们能够稳住这个速度,就能够稳定住通胀预期。”
对于明年物价的走势,专家们也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刘世锦认为,明年上半年物价应该没有很大的问题,CPI同比上涨3%左右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年中以后的走势有很大不确定性,价格上行的压力会增大,有些人甚至预测CPI会达到5%,这个可能性不能排除。
陈东琪认为,明年CPI会逐月上涨,但还是会在可控范围内。明年下半年,CPI月度增长幅度可能超过3%,但是全年应该可以控制在3%左右。(记者 秦菲菲 张牡霞)
民间投资 应放开更多领域
在昨日举办的“后危机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反危机一揽子计划实施一周年高峰论坛”上,有关专家普遍认为,四万亿投资不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但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拉动效应还不够,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室副主任王岳平认为,四万亿投资不会对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我算了一下,前九个月民间投资速度有所加快,而国有投资的增速反而是在降低的。”
据统计,今年前9个月,城镇非国有投资增长29.5%,呈稳步回升态势,比年初回升9.2个百分点。此外,反映民间投资活跃度的房地产投资也持续回升,前9个月房地产投资增长17.7%,比年初大幅回升。
“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领域还是有差别的,四万亿投资主要涉及民生、基础设施这些领域,而这些行业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不会太大。”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原磊表示。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也认为,“四万亿的政府投资使得经济景气回升,之后企业便开始跟进。”他指出,有迹象表明,民间投资现在已经越来越活跃了。从各种指标来看,不光是国有企业和大企业,中小企业目前也比前一段时间活跃。
尽管四万亿投资计划没有“挤出”民间投资,但政府投资如何更好拉动民间投资这个问题,仍然是需要破解的一个难题。
原磊分析,政府投资高位增长,但民间投资没有被有效拉动,这样容易给财政造成巨大的压力,另外,财政赤字也会造成很多风险,所以在危机之下,通过政府投资刺激经济是救急措施,但是经济的整体复苏还是取决于民间投资和消费的发展情况。
至于政府应如何拉动民间投资,原磊指出,要拉动民间投资,政府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他认为,现在民间不是没有钱,而是有很多行业对民间资本还是没有放开。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范剑平建议,应允许民间资金以适当的方式进入金融市场,大力发展专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草根”金融企业,加大小额贷款公司的推广力度,适当加大民间金融机构的杠杆比例。
此外,他还指出,应当推进垄断行业市场准入改革,在铁路、通信、航空、石油化工等垄断行业和公用事业与社会发展领域引入竞争,鼓励民营企业进入这些领域。(记者 秦菲菲 张牡霞)
物价 理性应对上涨压力
物价问题一直广受关注。在昨天召开的“后危机时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反危机一揽子计划实施一周年高峰论坛”上,有关专家表示,要理性对待物价波动,明年争取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和物价稳步上升的较好局面。
今年以来,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一直是负增长,然而自7月份CPI环比出现持平之后,8、9月份CPI环比都出现了上涨,PPI(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更是连续7个月上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曾表示,无论是CPI还是PPI,环比都出现了上涨,存在着通胀的预期,对通胀预期要高度关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目前已经存在物价上涨的压力,CPI和PPI会在年底相继转正,但是他强调,何时转正并不重要,主要是方向性的趋势已经形成。根据研究,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CPI之间的长期关系存在着相关性,CPI会滞后M1 6-8个月,目前M1已经回升,因此预计CPI可能会在一定时间后上升。
尽管物价存在上涨压力,但是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指出,应该理性对待物价波动,不要把物价上涨看成洪水猛兽。他表示,对于一个正常运行的经济体,控制在一定区域内的轻微的物价上涨是好事情,是“求之不得”的。
刘世锦说,明年我国应该争取经济平稳增长和物价稳步上升的较好局面。他认为,明年上半年CPI维持在3%以内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年中以后将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上行压力可能增大。他提醒,目前流动资金进入金融资产领域很方便,资产价格和物价的上升有可能会相互推动。他认为,要注意宏观政策在保增长与防通胀之间的平衡。
刘世锦建议,明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同时增加政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实行经济增长和物价双稳的方针。稳定增长既要防止经济下滑,也没有必要保证太快的速度,他认为,GDP增速在8%-9%就很好,已经把中国潜在的经济增长率激发出来了。其次就是稳定物价,“把物价稳定在3%-5%以内”,防止物价和资产价格的过快上涨。(记者 秦菲菲 张牡霞)
内需 重点扶持五类消费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采取了诸项扩大内需政策,而除了四万亿投资的强力拉动外,国家在消费方面也进行了大手笔的政策支持。有关专家表示,我国扩大内需一揽子计划为消费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扩大消费将成政策长期着力点。
“扩大消费,特别是城乡居民消费仍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头戏。”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表示。
中国国际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指出,目前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消费,也存在内需层面投资与消费结构的不平衡问题。他表示,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在我国总体政策方向不改变的前提下,可能会出现一些结构性的调整。
具体来说,王斌指出应当重点扶持五类消费。
一是便利消费。我国农村消费与城市消费相差10年以上,城市社区消费占总消费比例低于发达国家的30个百分点以上,要加快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和城市社区服务网络,促进便利消费,扩大城乡居民消费。
二是升级消费。目前我国人均GDP在3000美元左右,城乡居民正处于的时期。住房、汽车、数码信息产品为代表的住行通讯消费仍然是今后10年商品性消费的重点,应当在积极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促进金融、法律、咨询、医疗、电子信息通讯、教育文化、休闲旅游等新型服务业发展。扶持低端消费群体,巩固中端消费群体的同时,适度发展高端精品消费,发挥高端消费群体的带动作用。
三是实惠消费。继续采取鼓励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规范发展网络购物,进一步降低流通成本。
四是循环消费。完善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充分发挥现有政策的效果。积极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和旧货流通网络建设,提高废旧原材料的分拣、加工和再利用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和推广节能产品消费,限制高污染、高排放和高耗能产品消费。
五是信用消费。完善征信体系、消费贷款抵押担保体系。鼓励创新信用消费模式,银企联合增加信贷消费的品种,扩大信贷消费的使用范围。降低信用卡的刷卡费率,推广信用卡消费。扩大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简化消费金融手续,降低门槛和贷款利率。(记者 吴婷)
(责任编辑: 康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