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寻求专业支持规避涉税风险

寻求专业支持规避涉税风险

    
  现在在一些企业家口中,税收风险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词语。那么,究竟什么是税收风险?企业为何会面临税收风险?企业该如何降低和避免税收风险?
  税收风险是指企业因为税收而导致企业利益受损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主客观原因导致企业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发生偏差,遭受税务等部门的查处而增加税收滞纳金、罚款、罚金等额外支出的可能性,二是企业因多缴税款或未用足税收优惠政策等而减少应得经济利益的可能性。
  现阶段,企业的涉税风险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加大了。2001年国家对《税收征管法》进行了修订后,税务机关的执法刚性进一步增强。按照《税收征管法》的有关规定,少缴未缴的税款在10%以上就构成了偷税行为,税务机关可以对纳税人处以所偷税款0.5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同时,有关部门还要追究当事人、责任人的刑事责任。而在2000年修订的会计法中,一旦查出企业有做假账的情况,企业的财务人员、主管财务的负责人和法定代表人都将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因此,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来说,不要以为纳税仅仅是财务人员的事,一旦出了问题,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也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目前来讲,影响企业税收风险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内部因素,一个是外部因素。
  在内部因素中,企业管理者的经营风格、个性、法律意识等任何一个方面都会对企业的税收风险产生影响。比如前几年北京某著名演员因为内部矛盾没有处理好,被举报有偷税行为,后来税务部门依法把她的19处住宅拍卖抵扣税款。据说这位演员就是由于个性张扬、法律意识淡薄而造成税收风险。
  企业内部从事财务工作和主管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影响税收风险的大小。税收专业性比较强,而一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缺乏比较专业的财务人员,很容易在税收上出现问题。有的企业虽然有比较专业的财务人员,但对待税收的态度不端正,以做假账或钻税法空子为本事,这也容易给企业带来比较大的税收风险。
  企业税务管理流程影响税收风险。一些企业大多是在财务部门内部安排一个办税人员,甚至是让一个会计或者是出纳来兼任办税人员,这种情况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税务管理的需要。一些大型企业已经开始设立单独的税务部,配有专门的税务部的经理,他和财务部是平级的。当企业发生了财务行为之后,财务部会按照财务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需要办税的时候,税务部又会按税法的规定办理申报事项。这样客观上就降低了企业的税收风险。
  在影响企业税务风险的外部因素中,税制因素十分重要。一般而言,发达国家都是以所得税为主体税制结构,不发达国家以流转税为主体税制结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两者兼而有之。所以,复杂的税制因素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税收风险。每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颁发的税收法规有1000条之多,到各省后法规数量就更多了。因此,企业稍不留神,就有可能遭遇税收风险。
  有这么多影响企业税收风险的因素,企业该如何降低和避免税收风险呢?笔者以为有四个方面是企业应该注意的。
  首先是了解和熟悉纳税人的权利,增强税收风险意识。很多企业可能会遇到在某个时期内资金紧张,不能够缴纳税款的情形,这是非常普遍的。企业传统的做法有可能是让财务人员把纳税申报表报给税务机关,但是没有资金上缴给国库,这种行为如果发生以后,被税务局发现是要进行处罚的。遭遇这种情况后,企业往往会觉得很冤。实际上,企业完全可以申请延期缴纳税款,这个权限原来由县级局审批,现在由省级局审批。
  其次,转换企业经营理念,聘请税务顾问,寻求专业支持,防范税务风险。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主动的开始寻求专业支持,就是聘请税务顾问,事先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把握处理企业的涉税事宜,规避税务风险。
  第三,企业要正确处理税法与会计的差异,降低税收风险。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跨国经济的行为越来越多,所以会计制度改革的大的方向就是具有趋同性,要跟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便于跨投资者的投资分析。但是,税收是一个国家主权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永远不可能和其他国家一致。因此,税收制度改革和会计制度改革的最终结果是税法和会计两者的差异越来越大。
  最后,企业要善于寻求税务协调来化解税收风险。在税务协调中,一方面要与微观的具体某个事项的主管税务机关人员进行沟通,一方面要争取上级税务部门的批文和文件。目前税收的盲区非常多,某个经济行为发生之后,该不该缴税国家并没有明确。类似这种情形,企业必须争取上级税务机关的明确文件。
  作者:北京市中税广通税务师事务所副总经理  

www.ctaxnews.com.cn 2006.08.07  王进

TOP

发新话题